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州长李飞跃接受记者采访
依托良好的生态、民族文化土壤,黔东南一直是世界旅游关注的热点。国务院支持贵州发展2号文件出台后,为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政策支持。黔东南如何抓住机遇,尽快实现旅游业的升级,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国日报记者在两会期间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州长李飞跃。
定位:世界旅游目的地
“黔东南州具有真正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潜质。”对于外界看好,李飞跃也信心满满。
李飞跃的信心来自一系列利好条件,在他看来,旅游的发展和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整体环境是有关系的,就旅游发展旅游的思路,最终不能真正撬动黔东南的旅游。
黔东南旅游的最好时机到来了,李飞跃作出这样的判断,居于以下考虑。
一是在国务院支持贵州发展的2号文件中,明确“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就意味着,贵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将在国家的层面获得支持。
二是贵州大力实施“三化同步”战略,不管是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发展,还是农业产业化方向,都会因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吸引外界目光,促进游客流动。
三是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比如贵阳到广州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的即将通车,作为必经之路,黔东南一下在时空上拉近了和珠三角、长三角的距离。
四是黔东南作为民族文化和农耕生态的活化石,已经在旅游的先天禀赋上征服了世界旅游组织和业内人士,只差进一步激活全世界的高端游客。
“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返璞归真的地方”、“原生态博物馆”等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等权威机构的“词典”里,黔东南一直是世界旅游关注的热点。
对此,在黔东南党委政府决策层的思路中,黔东南旅游瞄准世界一流的精品、绝品,做好四方面的定位:一是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二是建设旅游文化大州、强州;三是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是建旅游文化改革创新区。
“要做,就做世界级的旅游。”李飞跃说。
支撑:真正的原生态
要做世界级的旅游,黔东南凭什么?
李飞跃说,作为民族大州,黔东南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侗族人口,大规模的苗族群落也分布在黔东南,是苗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
黔东南具有最为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森林覆盖率贵州最高,山水风光迷人。
正因为有这样的底气,李飞跃说,在发展高端旅游方面,黔东南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一是黔东南是天然大氧吧。林覆盖率达62.78%,这不仅是贵州之最,在全国也比较少见,原始生态保存完整,有雷公山、月亮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是全国28个重点林区之一,全省10个林业重点县有8个在黔东南。 这样的自然生态源源不断的为游客提供天然氧气。
二是黔东南是民族风情园。被外界称为民族文化活化石,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方面,黔东南就有39项51个保护点列入名录,数量占全贵州的近一半,排列全国地州市级第一位,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另外,有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世界级乡村旅游村寨30个,世界旅游组织誉赞为“文化大餐,山水盛宴”,《侗族大歌》于2009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是黔东南堪称“历史博物馆”,名胜古迹众多。有台江八郎古生物化石群、镇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锦屏隆里汉文化生态博物馆等。
四是民族元素保存得最为完整,其语言、习俗、服饰、建筑、节庆,都保持了几千年来的原貌,这样的村庄共有3800多个。
五是黔东南仍然保持延续农耕文化,食品多为有机产品,如黎平县流芳村的有机米,就远近闻名。
“正是这些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为黔东南走向世界高端旅游做了支撑。”李飞跃说。
规划:三大版块互相呼应
李飞跃说,走进黔东南,处处是景,村村有惊喜,正是因为如此,在打造规划黔东南旅游业过程中,需要避免同质化。
为此,黔东南专门请了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和顶尖民族文化旅游设计专家,对黔东南旅游进行了规划设计。
一是以舞阳河为核心,打造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的旅游产品,最大的亮点是古城文化与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相互映衬,如镇远古城,黄平(旧州)古城等,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人文景观最为丰富。
二是以雷公山为主的苗族文化旅游区。雷公山称为苗族的圣山,苗寨集中,其周边的台江、剑河、丹寨等县,苗族文化各具特色,堪称苗族文化百里画廊,同时,苗族文化与原始森林互相依存,保证了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高度结合,当下,黔东南已经启动苗家10寨旅游工程,计划每个村投入2000万以上,进行保护、治理的基础上开发。在这个区域,将以度假村为主,用好生态文化的原貌,同时,又把其和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结合起来。
三是以黎平为核心的黎平从(江)榕(江)侗族文化旅游区。这个区域的侗族文化丰富,仅一个侗族大歌,就征服了全世界。这里紧靠高速公路和铁路,便于游客入境的大进大出。
李飞跃说,为了在开发中不破坏生态景观,在交通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下了功夫。
进入景区的公路,基本上是三级四级公路,其修建要和当地的民族文化和生态协调。另外,在休闲、娱乐和购物功能方面,黔东南将在景区规划之外、离城市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做好配套。
“下一步,黔东南将大规模建设符合旅游需求的旅游度假酒店和汽车旅馆等。”李飞跃说。
同时,为了提升软实力,黔东南在多年前就开始规划“十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多彩贵州民族音乐创作基地、办好一个“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暨旅游节”、建设一个原生态国际旅游城市——凯里、打造一台最具黔东南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歌舞、建立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建立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立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产业园、建一个民族工艺品专业批发市场、建一批优秀旅游城市、创作一批原生态民族文化文艺作品。
思考:旅游开发之外的保护
“黔东南旅游的根在民间、魂在文化,所以最迫切的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李飞跃说,黔东南的旅游发展,需要有智慧的开发利用,但当前最为迫切的是,首先要保护好这些文化和景点。
当前,黔东南就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实施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四个一百”工程。即:10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保护工程;100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拔尖人才扶助工程;100名原生态民族文化高级人才培养工程;100个原生态民族文化典型建筑保护工程。
李飞跃说,从辩证的关系看,黔东南的旅游要防止过度商业化。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旅游形态,黔东南旅游的精髓和灵魂在民间,在村寨。
在这样的基础上,黔东南将提升整个黔东南的旅游品味,在村寨整治、文化开发、旅游商品设计等方面下功夫。
针对国际化推广和宣传的薄弱环节,黔东南将在下一步工作中突破,利用侗族大歌每年参加法国文化艺术节的机会,不断拓展黔东南民族文化和旅游在全世界的影响。
在旅游产业的助推和打造上,李飞跃说,黔东南将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集团和大型资本,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李飞跃也坦言,这是一个需要培育的过程,作为长线投资,投资商也需要一个发现和重新认识黔东南旅游的过程。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记者 苏江元) 编辑:宁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