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人民医院在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
4月25日,住建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省住建厅的专家赴芦山开展公共建筑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针对“4·20”芦山地震后,一些按8级抗震九度设防标准设计施工重建的房屋出现了损毁的情况,记者专门采访了省住建厅总工程师邱建和中建西南院总工程师冯远,请他们对此进行分析和解读。
··
为何建筑出现毁损?7级地震会产生不同烈度
记者:此次芦山地震后,按8级抗震9度设防标准重建的建筑出现损毁,有专业人士给出的解释“抗八度设防不等于抗八级地震”,这个解释该怎么理解?
邱建:我先举个例子,一个50瓦的灯泡放在房间里,并不是每个角落感受到的亮度都一样。灯泡瓦数和亮度之间的关系,类似我们在建筑学上说的“抗震设防”中的震级和烈度之间的关系。
在建筑学上,抗震设防标准是按烈度设防的,并不是按地震震级设防的。震级主要是指地震的能量,烈度主要是指能量给地面及地面上附着的建筑物、构筑物所产生的破坏。此次震中的芦山、天全和宝兴三个县的建筑都是按照地震系统规定的7度设防,宝兴县在“5·12”之后调整成了8度设防。
芦山“4·20”地震后,有些房子裂了,有些房子墙体垮了,那是因为受7级地震影响在各地产生的烈度不一,例如芦山的烈度达到了9度,远超过了建设设计时的7度设防,按照地震系统规定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上述房屋损毁情况是正常的。
震后房屋损毁情况如何?灾后重建项目交上“合格答卷”
记者:按照目前初步评估的结果,芦山“4·20”地震后房屋损毁情况如何?
邱建:目前我们派出了近400名专家进行初步应急评估,房屋受灾这块主要是居民的临建房受灾最严重。另一方面,公共建筑如医院、学校等,在应急评估后,可以确定是否继续使用,以解决现阶段安置受灾群众的问题。下一步,还会有专业机构对受损房屋进行深入鉴定,出具相关报告。
可以说,在“5·12”地震后修建的建筑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施工修建,在总体上经受住了特大地震的考验,即使是以建筑标准和技术高水准著称的日本,也不能保证在经受如此大地震后,建筑物没有损坏和部分垮塌。
最重要的是,房屋设计的第一要务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应该讲,这次灾后重建项目,特别是在人群非常集中的学校、医院等地方,没有垮塌下来,达到了标准,保住了人民的生命,应该是交上了一个合格的答卷。
如何解决房屋开裂?多地震区可推广隔震支座
记者:针对地震中多层建筑隔墙开裂震损的情况,未来可采取哪些手段来解决?
冯远:从灾区震损建筑来看,建筑物主体结构大多完好,但填充隔墙墙体开裂、震损情况较多,这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如何改进填充墙体的材料以及构造措施。
实际上,近年来,一批抗震新技术应用到灾后重建项目中。比如隔震和减震技术的应用,应用这些技术的建筑具有主动抗震的性能,能通过隔震支座和消能减震等吸收或消耗地震作用力,从而减轻地震作用力对建筑本身的破坏。比如芦山县人民医院、汶川(微博)二小等建筑都采用了隔震技术,在本次地震中表现良好。但这些技术也面临着造价高、后期维护要求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