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里虚实结合。
地震纪念馆一角。
地震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名为“裂缝”。
“5月9日,举行一个升旗仪式后就向公众开放!”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暨北川老县城指挥部获悉,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任家坪、命名为“裂缝”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9日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七厅一区” 组成“裂缝”纪念馆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其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据北川老县城指挥部工作人员景先生介绍,“裂缝”是众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从同济大学设计的36套方案中优选出来的。整个建筑造型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沉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与平缓的草坡融为一体,局部翘起露出地面,象征新生和希望。
昨日,当记者走进“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发现,该馆采用自然流畅的顺时针参观路线,在一楼设置了序厅、灾难厅、抗震救灾展厅、缅怀厅和观众休息区;在二楼设置了灾后重建展厅、抗震救灾精神展厅和尾厅,以此来展示那一段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光辉历程。
动静转换 再现灾难发生瞬间
从序厅进入由抽象山石构成的灾难厅时,参观者可通过动态与静态空间的转换,感受到“5·12”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同时,大型折幕投影中的动态影像,再现了昔日山川秀美、祥和幸福的景象。然而,瞬间暴发的“5·12”特大地震,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山崩地裂、飞石滚落、大地颤抖的情景中……影像最终定格于天安门广场降下半旗的历史时刻。
当一切归于沉寂,静态空间中“汉旺钟楼”的指针停止了跳动,倾斜倒塌的混凝土墙体与具有体量感的巨幅照片,将震后灾区断壁残垣、瓦砾遍地的景象,无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一组组记录着地震波及范围、受灾面积和经济损失的数字,以及损毁的大量生产、生活用品和汽车残骸等实物,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走进抗震救灾展厅,一座倾斜断裂的拱门,象征失去的家园和曾经的美好。大体量的不规则墙体,寓意着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它与缝隙中救援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形成强烈对比,既使观众联想到救援过程的异常艰难,又突出了抗震救灾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重建之后 再还人间锦绣巴蜀
当观众从“重建之门”进入纪念馆二层,看到的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大型重建规划沙盘模型,展现的新汶川、新北川等一批重点重建项目,传达出灾区人民无比幸福的喜悦之情。
走进抗震救灾精神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丰碑式浮雕墙。《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巨幅国画与鲜艳的五星红旗,及珍贵的视频资料,带领观众重温抗震救灾斗争中那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它与《胜利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的大幅油画,将整个展览推向高潮。尾厅,自然在展厅的结尾之处,一棵硕大的“生命之树”的抽象雕塑与序厅中的主题丰碑雕塑,遥相呼应,点明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整个展览的主题。而全景画《再还人间锦绣巴蜀》则把中华民族战胜大灾难,重建的美丽巴蜀再度呈现在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