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五周年:望川,感受生命的力量
2013-05-07 17:16:40 来源:南方日报

汶川地震五周年:望川,感受生命的力量

汶川救援队10分钟就能搭起一个标准救灾帐篷。南方日报记者张由琼肖雄摄

■编者按

同样是在春意盎然的日子,同样发生了令人心碎的灾难!从芦山回望汶川,犹如定格在昨天,那是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面!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五年,我们穿越灾难,不畏前行;五年,汶川灾区已经脱胎换骨,浴火重生!芦山含悲奋起,正待新生!

回望汶川和芦山,我们对生命的尊严有了更深领悟;回望汶川和芦山,我们对社会理性有了更大信心。展望汶川和芦山,我们对民族复兴之梦有了更多期待。

从汶川到芦山,我们的关注亦从未缺失,见证过灾区的点点滴滴。值此纪念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的日子,我们推出特别报道,是为“望川”。记录个体、家庭、集体的故事,纪念被地震改变了的生命轨迹。敬请垂注!

汶川西南178公里处,就是芦山。

和5年前的汶川一样,今年4月20日,7.0级的地震让这里山摇地动,同样的,这里也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从汶川到芦山,不同人的命运因为地震相互交织。

在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来自汶川县的李峰和5名队友正在帮助村民搭建帐篷——一顶12平方米的标准救灾帐篷,从拆包到安装好入住,他们只用了10分钟。

在青龙场村,水磨启创社工站的社工向梅和他的几名同事正在对当地青少年进行震后心理评估家访。他们将根据评估结果,对当地青少年进行至少3个月的跟踪与观察,并进行心理干预和情绪支援。

在龙门乡的主干道上,刘京穗操着浓重的粤味普通话,自愿当起道路交通协调员。此外,他每天还在乡政府负责清点和分发物资。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踪迹。

5年前的汶川地震,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次交集;如今他们在芦山再次相聚。他们是一个个的平民英雄团队,也是一次次抗震救灾中民间力量的凝聚与团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手机互动

  • 山西晋中 1823***9224
    时间过得真快,自汶川地震发生已经5年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 浙江杭州 1506***8467
    沁雪: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中国人,我们一直都在,一直在一起。
  • 山东聊城 1350***9161
    满目疮痍,但每个人每秒钟却可以呼吸爱的空气~宝林镇的孩子们都还好吗?哥哥想你们了
  • 内蒙古包头 158****7305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那样渺小,生命显得那样脆弱。也许只有当我们失去时才会明白
  • 上海 188****3130
    五周年之际,我为死者祈祷一份在天的安宁,对当年的救援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 广东佛山 139****6281
    灾后第三年,我去重庆出差。在打出租车的过程中,司机发现我来自佛山,他激动不已。
  • 甘肃兰州 138****5685
    祈祷生者的幸福生活,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以前一直以为自己不幸福,以为自己拥有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