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 《五骏图》 纸本设色 74×96厘米 1943年
“生货”VS“熟货”
在今年秋拍中,徐悲鸿1943年创作的《五骏图》在北京保利以2530万元成交。该作品最早是四川省文物总店旧藏,而在最近3年,该作已是第3次上拍。2010年在北京保利,作品以2912万元成交,2011年在北京传是秋拍,此作以4600万元成交。
张大千1944年创作的《芭蕉仕女》,在中国嘉德2011年春拍以920万元成交,此次上拍以805万元成交。
与之相反,在北京匡时“澄道——中国书画夜场”上,专场图录封面作品——张大千的《仿陈老莲觅句图》以300万元起拍,最终以1897.5万元成交。
在中国嘉德“大观——近现代书画珍品之夜”上,市场难得一见的潘天寿作品《西子湖中所见》作品来源清晰,为潘天寿亲赠赖少其,后赖少其转赠郝明。该作以950万元起拍,最终以4025万元成交。
与黄胄行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往拍场上炙手可热的一些近现代画家的作品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等几位作品价位迈入亿元的近现代书画家作品在秋拍出现大片流拍、跌价的状况。
其中,中国嘉德秋拍“大观——近现代书画珍品之夜”拍场中,近现代书画专场流拍最多。与之相反,之前被关注较少的二、三线名家的精品,则取得意想不到的高价。
岩先生(收藏家):从秋拍近现代书画行情来看,一些在前几年曾经创出天价的作品,以及经常出现在拍场上的老面孔,尤其是频繁亮相的高价作品,在秋拍中遇冷。
明显可以感受到的是,较少出现在拍卖场上的“生货”今年最受追捧。例如,中国嘉德共推出9个藏家私人珍藏专场,发掘市场上没露过面的新面孔,其中3个专场成交率高达100%。真正的藏家都在深化自己的收藏,将注意力转移到价值空间更大的新作上,这也是市场成熟的表现。
齐建秋:今年市场也凸显买家的倾向。很多买家在买一件作品时,考虑的不是自己能不能接受,而是将来出手的时候能不能被人接受。这也是张仃、老舍家藏画之所以能取得高价的原因,就是买家对真品的崇拜和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