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核潜艇下水。
这支已有42年历史的部队直到近期才揭开它神秘的面纱。10月27日,以解放军报头版报道为发端,国内主流媒体对中国核潜艇部队进行了密集报道。
如同以往一样,这些报道在引起了外媒猜测。法新社以“中国展示核潜艇意在秀肌肉”为题,将中国官方媒体的这种报道解读为“在边界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其他国家展示自己的打击能力”。《日本时报》则在报道中着重强调了中日两国在钓鱼岛的冲突,并将二者联系起来。打开外媒新闻网站,有关中国“核潜艇”、“秀肌肉”的报道比比皆是。一时间,中国核潜艇被西方炒的沸沸扬扬。
事实上,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核潜艇的担忧从来没有停止过。在美国国防部国家空间与太空情报中心今年七月发布的《2013弹道与巡航导弹威胁评估》中,中国被描述为“拥有最主动、最多样化的弹道导弹开发系统”,其潜艇上装备的导弹将足以从中国海域覆盖至美国本土。
中国为什么要开发核潜艇?中国的核潜艇真的如同外媒所说,能够对远洋大国本土进行打击吗?中国近期解密核潜艇部队用意何在?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走访了海军学术研究所所长王校轩。
记者(以下简称记):最近中国开放了一些关于核潜艇的信息,主流媒体也进行了密集报道。在中日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这一行为被一些外媒解读为对有领土争端国家的“亮剑”。您怎么看?
王校轩(以下简称王):如果你翻阅一下同一批外媒以往关于中国军力的报道,不难发现,他们一向是指责中国军力不透明、军事信息缺乏公开的。这让中国左右难为:一些军事信息不公开的话,会被西方媒体说成是“不透明”;现在公开了,又被指责为亮剑、秀肌肉。总之无论公开不公开都是中国威胁论。
事实上,向媒体公开核潜艇的部分信息,是中国提高军事透明度的重要举措,目的不是恐吓别国,而是取得更高的军事互信。你看这次多家媒体对核潜艇部队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细致到连官兵的生活细节都描述进去,这种开放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随着中国进一步提高军事透明度,还有更多的高精尖武器会被报道出来。到时不知道这些外媒又会怎么报道呢?
而且西方媒体关于中国军情的报道,往往是在缺乏可靠信源的情况下,臆造出来一些无端猜测并肆意扩大,有时候甚至是违反常识的。这种发烧友水平的报道可信度有多少,读者可以自行判断。
记:那么中国的核潜艇真的能对西方大国造成威胁吗?中国核潜艇目前在世上排名如何?
王:核潜艇的特点在于隐蔽性强,生存率高,反击能力强。所以核潜艇在一国军力中一般的定位是战略性武器,威慑作用打,依靠强大的反击能力,使别国顾忌而不敢贸然对其进行打击。
核潜艇具体的应用与一国总体的国防战略有关。中国总体的国防战略是防守型的:中国不会侵略其它国家,但是在受到侵略时一定会坚决地进行防卫。核潜艇也要服务于这种国防战略。更何况中国有核武器原则: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携带核弹的核潜艇。所以我不知道外媒的担忧从何而来。
况且,世界上共有六个国家有核潜艇,包括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与印度。其中美国、俄罗斯的技术最为先进,英国、法国次之,中国与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信息及动力方面,差距并不小。如果外媒担忧中国核潜艇能够对远洋大国进行打击,那其他国家的核潜艇呢?其他国家的其他先进兵器呢?
记:能不能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发展核潜艇的历史、现状及主要的战略定位?
王:中国早在建国后就提出了核潜艇的构想,并于1970年建成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
核潜艇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冷战期间,美苏两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交恶过,甚至都有过核打击中国的企图,对中国也有过核讹诈。拥有自己的核潜艇与其它威慑型武器就是使中国免于他国的核讹诈与核恫吓。
此外,核潜艇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加强海防,保卫民族尊严。中国近代受到的大部分外敌入侵都来自于海上,巩固海防直接同民族自尊心相连的。毛泽东曾经有过豪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这种论断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共识。
军事技术现代化的今天,核潜艇对于中国国防依然意义非凡,关键是一种威慑,在防御型国防政策框架内防止别国攻击。(记者 张周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