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本网专稿> 大报图片

家门口的敬老院——河北省肥乡县互助养老掠影

2013-10-16 15:38:19 来源:中国日报亚洲新闻图片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家门口的敬老院——河北省肥乡县互助养老掠影
今年66岁的常秀廷老人(左二)边做虎头鞋边和老姐们聊天。肥乡县元固乡中油胡寨村2011年6月建成互助养老院,共有床位16张,现住老人16人。( 潘松刚2013年10月12日拍摄)

河北肥乡县城往东15公里,就到了元固乡的中油胡寨村,被村民们誉为“家门口的敬老院”的互助幸福院就在村西头。

在宽敞洁净的院落里,老人们有的下棋摸牌、有的闭目养神、有的拉起家常,大家乐在其中,惬意而悠闲。院内配备了健身器材和文体设施,院外开辟了花圃、菜地,屋里空调、电视、冰柜、衣橱、茶几等生活用具一应俱全。

“我的几个孩子都在外面打工。家里的事,他们顾不上,我也顾不住。衣食住行不便倒也罢了,最怕有个灾病什么的。真没想到老了还能活得这么舒心,幸福院里吃得好、睡得香、不寂寞。老头儿、老婆儿你帮我,我帮你,像是一个大家庭。”在院内缝制虎头鞋的66岁的常大妈动情地说。

与常大妈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毛演堡乡后屯村幸福院里的23位老人。

同常规的养老院不同,这两个村的互助幸福院,居住不收费;水、电、暖等日常开支由村集体承担;配套设施和添置日用品费用由县财政给予补贴;日常管理上也是自助式,值日、做饭、后勤等都由老人自己担任,每个人都是服务员,年轻点的、身体好的就多干点,帮助年龄大的、身体差的。老人们只需要自带米油醋盐、碗筷瓢盆,每月花费20来块钱就够了。

后屯村互助幸福院院长石成银说,“互助幸福院组建之初,有的老人不愿意来,主要顾忌子女的面子,怕别人背后说不是。可不长时间便得到越来越多村民认可,现在互助幸福院的床位已‘满员’。由于床位不够,其他想入住的老人只能排队‘等号’。 ”

互助养老的模式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称赞。“老人进院不离家、相互有照应、生活有保障。关键是老人们吃、住、玩都凑在一块,不但生活舒心,身体也结实了许多。”村民们纷纷对幸福院竖起了大拇指,称之为“家门口的敬老院”。

“当时就想让老人聚到一块,让孩子们外出打工没有后顾之忧。”石成银说。

事实上,建设互助幸福院也进一步树立了农村尊老、敬老、爱老的好风尚。老人们住进幸福院后,子女们常来嘘寒问暖、添衣送饭。谁来得勤,给父母带些啥,都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焦点,敬老之风日益浓厚。

一名老人身后是一个家庭和多个家庭成员,老人的冷暖安危牵涉着很多人。把老人照顾好了,不但让更多的子女解除后顾之忧,实现安居乐业,促进生产致富,而且通过老人这条纽带,联络了家庭成员,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互助幸福院在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农村的道路上,也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也正因此,近年以来,肥乡县在全县推广这种自助养老模式,目前已建成互助幸福院248个,实现农村互助养老全覆盖。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家门口 敬老院 互助养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