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蜂上马的新闻专业,成了“老大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红牌警告专业比如法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英语等等,已经是传统难就业专业;另一些红牌警告专业却是最近几年一直热门的专业,比如动画、生物科学与工程等等;还有一些新专业,大家都看好就一起上马,结果人才培养供过于求,毕业即成“滞销品”。
“2000年是平面媒体发展的巅峰期,湖南各市州党报都纷纷开辟都市报,大量需要新闻人才。与此同时,湖南各大高校看到机遇,纷纷开设新闻学院,新闻媒体人大量出炉,造成目前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就业低下现状。”在湖南一家三本高校任职传媒专业的尹博士表示,她的学生目前基本没有进长沙报纸媒体的可能,“因为这些媒体在招人的时候会‘限211本科院校全日制学生’。”
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是不少大学破解专业就业瓶颈路径。长沙理工大学对一些就业困难的基础性专业进行改造,增加“纯文”、“纯理”专业的应用性,比如数学增加统计内容,化学适应电力系统的需要改造为电厂化学,英语增加商务英语和工程英语的分量,这些原本滞销的专业因此打开了新的“销路”。
专家说法
最年轻教授刘路也读的“红牌”专业
专业无好坏,关键要适合自己
看了这个专业红绿榜,是不是就是填志愿的不二法则?中南大学招生办主任付刚华支招考生表示,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不要盲从“红绿榜”。
“‘数学与应用数学’在这个榜单是红牌警告专业,但刘路却恰恰是从这个专业出来的。”2012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的刘路因破解“西塔潘猜想”,被中南大学破格聘请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创造了中国最年轻教授的纪录并获得“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称号。
“所有专业都是好专业。”付刚华表示,“填志愿时首要考虑是兴趣和个人发展目标。”他表示,实际上学生填志愿时,考虑的方面很多:就业方面,热门的冷门的,以及办学水平等。“但有一点万变不离其宗:以本人的兴趣和个性特点为中心来选择自己的专业。为什么?因为兴趣将来陪伴你一生。考生要好好琢磨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里,自己的个性特点是什么,针对这两个方面选择自己想学的专业。”
怎么样确定自己的兴趣和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呢?付刚华建议跟同学、家长、老师做一个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对将来的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会迷失方向。有一些学生没有想清楚报了专业,进入大学以后,没有对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的动力可能就会下降。”
付刚华表示,高校也应该有所行动。“我们现在面向全校学生,拿出25%的比例,让学生二次选择专业。尤其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学生在大类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机会更多,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