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报社、北京市文艺学会、北京市社科所的几位教授、专家,怀揣着创办一所理想的大学的梦想,创办了一所民办大学,并前瞻性的以“人文”两个字作为学校名称的核心内容,希望以此来继承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并且能弘扬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校园一景)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北京人文大学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校风、学风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校图书馆所有的自习室每天都爆满,同学们都要抢座位。学校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模块教学,培养出了一批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很多大三的学生被用人单位提前预定,大四的学费由企业买单;或者有些实习项目得到企业的资助,学生们利用资助的费用研发程序。28年来,北京人文大学为国家培养了50万毕业生,其中不乏大家熟悉的一些知名人士。最近几年里,人文大学毕业生也在各条战线上作出了喜人的成绩,书画艺术学院2006级的校友胡中一就通过四年的学习,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文学院2007级学生李俊伟被誉为“80后新生代词作家”,所写歌词曾被阎维文、王莉等歌唱家演唱,现在已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剑桥大学风格的教学楼)
校长陈蓓洪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生率下降是必然的,由此导致的高中毕业生源下降必然波及大部分高校,对此我们有客观理性的认识,这并不悲观。办好学校的质量和特色,一样可以屹立不倒。此外,随着社会职场成人的学习需求越来越旺盛,终身学习生源在不断上升,民办学校只要及时调整办学模式和方向,找准定位,相信可以比公办学校更快地走出低谷。根据社会需要尤其是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以及我们学校的特点,学校的培养方向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方面的人才上。”目前人文大学设有17个订单专业,20个特色品牌专业,还有27个没有数学、没有英语的专业,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将学生的优势最大化。比如,17个订单专业中,就有电视栏目制作、影视动画制作、网络工程等等,合作单位大多是各行业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其中酒店管理专业与北京市15个五星级和四星级酒店签订了订单培养的合同。
这些办学模式上的创新,给人文大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激活了生命的动脉。同时也弥补了社会人才缺口问题。
随着民办高校特色化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及毕业生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英雄不问出处”也成为相当一部分企业竞聘人才的新标准。
实际上,民办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心理上就有一种天然的上进心。他们曾经历过高考的挫折,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在用尽浑身解数,希望自己在这四年里脱颖而出,他们不愿意再次输在起跑线上,这也成了他们努力学习的主要内因。
“我们改变了以往就业工作到学生毕业时才开始抓的做法,而是从一入学就引导学生们做职业生涯规划。重点专业,如学前教育专业、法律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等都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并让学生在学前(认知实习)、学习中(生产实习)和即将毕业时(毕业实习)三段时间里分段实习,以确保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独立完成工作。” 陈蓓洪说,“此外,学校还帮助一些零学费入学的特困生利用学习空余时间勤工俭学。2011年,学校在寒暑假及国庆等节假日期间组织近500人次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学生勤工助学累计收入60多万元。不仅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还锻炼了工作的能力。”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记者还耳闻一个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说的是人文大学2003级服装专业一个女孩,她从农村来到人文大学,家里帮她交完学费后,日常的吃穿费用都是老师和同学资助的。在人文求学的四年里,她奋发图强,毕业后在与诸多名校学子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家著名服装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这就是北京人文大学,它的成长历程也正代表着成百上千的民办大学的自强之旅,而民办大学的特色也逐渐彰显出来。但是,有利于民办大学的慈善捐助氛围和公益制度体系远没有形成,造成许多民办大学吸引不来优质的教育资源。给民办大学正名是当务之急!当中国的民办大学真正健康发展之时,公办院校才能感受到更大的压力。而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的良性竞争,无疑会将中国高等教育推向另一个制高点。
(本文作者《中关村》杂志社张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