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面临拆迁一事,该寺主持宽池法师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已向西安官方提出退出“丝绸之路申遗”的要求,正式书面报告于当日下午递交西安长安区文物部门。
兴教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因为埋葬着玄奘灵骨,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
2012年4月,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丝绸之路首批申遗名单,陕西有5个“上榜”,分别是汉长安城遗迹(未央宫等)、唐长安城遗迹(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丹凤门遗址、含光门、大雁塔、小雁塔、西市)、兴教寺塔、乾陵、张骞墓。
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自2006年启动,兴教寺作为佛教传播史上著名人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舍利墓塔,因见证了玄奘法师经丝绸之路西行取经的历史事件,被纳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2013年3月,当地政府称因丝绸之路申遗需要,西安兴教寺面临大规模拆迁,主要拆除的是寺院僧人生活区的僧寮、斋堂、方丈楼等,大多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埋葬玄奘及两个徒弟的三座塔、大雄宝殿、法堂、照心楼、卧佛殿等原址不动,并加以妥善维护。
11日,记者驱车前往距西安以南20公里处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的兴教寺。在通往寺庙的山路上,写有“人人关心申遗,人人参与申遗,人人服务申遗”的横幅十分醒目。兴教寺内,供有玄奘法师的佛像三藏院与埋有玄奘法师灵骨的唐三藏塔是游客前来兴教寺必看之处。
据兴教寺宏闻法师介绍,寺院西边僧人生活区的兴慈楼、僧寮、卫生间、浴室、三藏院回廊,建筑面积共4000余平方米,将全部被拆除。其中,专供居士居住的兴慈楼包含80余间房子,三藏院的两边配殿和垂花门也要拆除,只剩下大遍觉堂。
西安市长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文物管理科科长赵晓宁告诉记者,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是兴教寺塔,即院内埋葬玄奘及两个徒弟窥基和圆测的三座塔,为配合申遗,对这三座塔进行了整修和保护。而近些年来修建的僧寮、禅堂并不能算做文物,且建筑体量、密度过大,与兴教寺塔环境风貌不相协调。
对于僧侣在这些建筑被拆除后“安身”的问题,她透露,在拆迁过程中,将在寺庙附近安排僧侣临时居住,过渡经费由长安区负责。按照规划在距离山门300米处,征用了10亩地用于修建兴教寺的生活区,以保障僧众生活及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
西安兴教寺主持宽池法师指,该寺一向支持“申遗”,但如果要拆除寺庙的建筑,决定正式申请退出申遗。“当下都没有地方住,没有地方吃,我们怎么申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