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颐和园的牛尾巴断而复续 组图

2013-03-21 14:00:53 来源:北京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颐和园的牛尾巴断而复续 组图

  上世纪20年代,眺望万寿山的铜牛。

颐和园的牛尾巴断而复续 组图

  民国时期,一个外国参观者站在颐和园万寿山的排云殿与佛香阁前。

颐和园的牛尾巴断而复续 组图

  铜牛尾巴已经接好。  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摄于1901年

颐和园的牛尾巴断而复续 组图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正在重建但尚未完工的颐和园北宫门。

颐和园的牛尾巴断而复续 组图

  文昌阁,清漪园被烧毁之前仅有的三张相片之一。英国摄影师费利茨·比托摄于1860年

颐和园的牛尾巴断而复续 组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毁佛香阁、排云殿、石舫洋楼等建筑。佛香阁被烧毁后,万寿山一片萧条。英国摄影师托马斯·查尔德摄于1875年

不久前,常去颐和园晨练的老人们发现,颐和园南湖岛涵虚堂前栏杆上的一个云龙纹柱头不见了。这么重的柱头也能被盗,让人啧啧称奇。不过,您可能不知道,清末颐和园铜牛的尾巴都曾被人锯掉过。

1868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8年,园中一片萧索,负责看园的太监们每晚还照例巡视。5月13日夜里,当巡更的太监们走到澹泊宁静附近时,远远看见残破的墙壁后有人影晃动,还有窸窸窣窣的声响。太监们立刻将鸟枪从肩头摘下,悄悄靠近。

当他们走近时,看见几个人影正就着微弱的月光忙活着什么。听得有人过来,他们立即抛下工具四散而去。太监们旋即鸣放鸟枪,“砰砰”几声枪响后,只听一声惨叫,一人胳膊中枪倒地哀嚎,其余人则作鸟兽散。中枪者被扭送至内务府。经慎刑司审问,该犯系宛平县民石三,与首犯张八和同犯张对儿,半夜从藻园门附近坍塌的园墙潜入,欲盗挖碎铜铁卖钱,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拿获了。首犯张八到案后再经审讯,原来他并非初犯,清漪园内失踪的“牛尾巴”也与他们有关。

清漪园即今日之颐和园。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贺皇太后钮祜禄氏六十大寿而建。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漪园建造过程中,一尊铜牛被安置于昆明湖东岸,取“永镇悠水”之意,牛身上还铸有乾隆皇帝手书的《金牛铭》。因为是铜铸,铜牛躲过了英法联军放的那场大火,可没想到却被周围的“园户”盯上了。

张八原属内务府正白旗,曾入圆明园充当园户。同治元年(1862年),他与主犯王十锯断了铜牛的尾巴,卖了废铜。案发后,张八被拿获,经刑部审讯,责杖一百,流放两千里,并在脸上刺“盗官物”三字,同时销除旗籍,交大兴县编入民籍。

从此,镇水的铜牛便没了半截尾巴。从1875年英国摄影师托马斯·查尔德拍摄的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没了半截尾巴的铜牛。

光绪十年至二十一年间(1884年至1895年),慈禧太后打着“还政”后退居休养的旗号,挪用海军经费重修了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此后,颐和园重新成为皇家禁地,外国摄影师不能随便出入了,因此这期间铜牛的照片不曾得见。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颐和园又成为外国摄影师可以自由出入之地。从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1901年拍摄的照片看,铜牛的断尾已经被接上了。据此推断,铜牛尾巴是在颐和园重建期间接上的。

如今铜牛依然静卧昆明湖畔,任由熙熙攘攘的游人在它身边拍照留念。重新制作的牛尾与当初被截断之处衔接得十分工整,几乎察觉不到有接痕。这也成为一个小小的悬案,原来的牛尾到底什么样子呢?执行修补的人,是修旧如旧,还是顺势自由创作了一番?如今都不得而知了。正如维纳斯的断臂,注视之时,总给人留下一些遐想。(徐家宁/文 本版图片由徐家宁、秦风老照片馆提供。)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颐和园 牛尾巴 铜牛 摄影师 清漪园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