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总指挥:北斗是中国军事“效果倍增器”和“经济加速器”
2012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区域性正式服务,由16颗导航卫星组成的北斗系统将服务包括我国及周边地区在内的亚太大部分地区。中国已经成为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在太空部署原子钟的国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分“三步走”。第一步目标和第二步目标已实现,第三步是在2020年左右建成由30多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据相关部门估算,到2015年将形成价值1500亿到2000亿元的产业。2020年有望达到4000亿元。
然而,首先享受到北斗服务的却并不是个人网络用户,而是军事部门。最近的例子是今年2月由海军北海舰队3艘军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通过巴士海峡,进入我国南海海域巡航,这次巡航使用的精确的导航定位系统就是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系统。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青岛舰观通长赵华树表示,以前观通部门只能通过发报或者通过特殊卫星渠道传输信息,这样流程复杂、信息更新速度较慢。“北斗系统保密性好,发报速度很快,可以满足一般性报文通信需要,使我们的通信时间大大缩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二号卫星总设计师杨慧告诉记者,导航卫星的主要任务是为海陆空三军以及民用领域提供全天候的实时定位测速,除了这一基本任务外,各国建立的导航系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GPS装有核探测,能探测核爆位置、时间和能量大小,以支持核武器的裁剪条约和核禁试条约的执行;伽利略系统设计中具备了自主完好性监测和告警功能。
“北斗导航系统除了导航定位之外,还有授权服务的RDSS功能和短报文功能。这都是各国建立导航系统的各自特色,”杨慧说。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二号卫星总指挥兼导航卫星项目办公室项目经理李长江说,在军事用途中,北斗是个“效果倍增器”,有了卫星导航等高技术,就可以在战争中大大地减少伤亡。
“人们所有的活动都涉及到空间和时间。比如过去打仗,将军都会派士兵侦察敌人的阵地,以了解对方的规模、位置等,而且这种信息还必须保证时间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李长江说,“但是现在,卫星就可以提供关于位置和时间的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