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雾霾天气,机动车尾气被认为是重要污染源。“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我国汽油品质偏低,升级缓慢。因此,提升汽油品质,成为治理雾霾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提升汽油质量意味着增加成本,油企是否会借机涨价?
伴随汽车激增,雾霾天气加剧
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到2012年底,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
环保数据显示,杭州机动车尾气排放对PM2.5的影响程度达33%、上海车船尾气对PM2.5%的影响程度为25%、北京机动车尾气排放对PM2.5的影响程度超过22%。
汽车销量激增,带来油品需求加大,而油质偏低加重了尾气污染的程度。为此,一些城市实施了汽车限行。记者采访了解到,提升油品质量对缓解空气污染更为有效,而且容易实现。
“如果油品与新车同时从国三标准提升到国四标准,可减少尾气污染50%左右。”上海市环保局污防处副处长蔡智刚介绍,即使仅仅依靠油品提升,既有车辆也可减污10%以上。
中石化负责人也承认,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据了解,除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外,大部分地区仍使用对空气污染度较大的国三标准汽柴油,汽油含硫标准是欧洲、日本标准的15倍,美国标准的5倍,柴油含硫标准则是欧日标准的30余倍。
专家指出,按照环保部门的规划要求,国内油品质量需要升级到国四标准,但目前大部分汽油仍使用国三标准,柴油升级更是缓慢,有不少地区仍在使用国二标准的柴油。
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林赫教授认为,从车辆管理角度看,目前国外的柴油集装箱卡车、公交车普遍采用“颗粒过滤器”(DPF)技术。但应用这项技术的前提,是车用油品质量在国四标准以上。
提升油品质量,再让百姓买单?
如何提升油品质?中石化有关人士日前表示,2013年底前有12家下属企业的提高脱硫装置将全部建成投产,2014年起全面供应国四标准油品。
中石化上海石化副总工程师郭晓军认为,国三汽、柴油硫含量均在150-350ppm(百万浓度比),而国四硫含量就降到50ppm,从国三到国四,油品质量可以获得明显提升。
油企表态提升油品质量固然是可喜的,然而由此增加的成本谁来承担?中海油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油品质量升级技术难度并不大,关键是要改善装备设施,增加投入。
中石化有关专家表示,上海油品是从国二直接升级到国四,每吨汽油成本增加了580元。这几年,炼油企业长期亏损,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这是不小的财务压力。
卓创资讯油品分析师王能测算,假如“三桶油”将汽柴油标准全部由国三升级为国四,可能要增加500亿元以上的投入,假如这一成本完全向终端销售环节转移,每升油价可能上涨0.5元以上。
目前,我国多个城市已经进行油品质量升级,有的油价随之上涨,有的尚未涨价。2012年5月,北京油品升级至国五标准,价格暂未上调;同年4月,南京油品升级到国四,93号汽油价格每升上涨了0.33元。
“提升油品质量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油品质量低,企业难辞其咎。”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企业不能一遇到困难就涨价,应该从减员增效中找利润,而不是一味地向消费者转嫁成本。
加强社会监督,严控借机涨价
“如果不涨价,油企不乐意;如果涨价,那百姓吃不消。”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我国油品升级有一定紧迫性,如果一拖再拖,恐怕谁都耽误不起。
林伯强表示:“鉴于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政府有必要下定决心,加快推动油质升级。”
广东省油气商会会长姚达明告诉记者,国内三大石油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应该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油品升级过程中,适当控制高标准油品的涨价幅度,因为其价格已经比较高了。
中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加祥认为,一些发达国家提升油品标准时,往往会对炼油企业予以财税政策倾斜,为此高标准油品价格不会明显上涨,甚至会持平或走低,以鼓励民众使用高标准油品,我国可以借鉴此类做法。
东方油气网油品分析师程瑞锋认为,鉴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炼厂布局有差异等因素,油品升级可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率先推进,待时机成熟后,进一步推广。目前,部分加油站存在不同标准油品混合销售、以次充好的现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这些环节的质量监管。
专家指出,油品价格不能想涨就涨,必须接受外部监督,将账本摊出来,增加了多少成本,哪些部分由消费者承担,要讲清楚,必要时启动听证会等程序,以增加其透明度。
“另外,我国应加快推动发展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缓解汽车污染问题。”上海电力公司总经理冯军说,截至2012年底,上海已建成投运充换电站12座,交流充电桩1710个,初步形成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