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某酒店,服务员在一宴会结束后收拾餐桌(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很多人已经对中国式“剩宴”司空见惯。不论是高校食堂还是各类餐馆、饭店,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中不乏好食物,餐饮浪费触目惊心、发人深省。专家指出,倡导文明、理性就餐生活方式,消除“面子”隐忧,杜绝中国式“剩宴”,减少浪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浪费严重 “剩宴”惊人
1995年,演员赵本山在春晚表演的小品《牛大叔提干》中,对餐饮浪费、社会腐败等不良风气进行了讽刺。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国人在餐饮上的浪费陋习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记者近期在多个城市了解到,餐饮业每天“剩宴”惊人。21日14时,记者来到济南英雄山路的一家高档酒店沁芳园包间,此时顾客刚走,服务员正在收拾餐桌。餐桌上三文鱼刺参、御膳房烤鸭、多宝鱼基本是原样未动,还有鸡肉、青菜、炖汤等剩菜,小票上显示上述三种菜品价格分别是158元、198元和212.4元。
“他们主要以喝酒、聊天为主,吃菜少。‘老板’一般不会打包,觉得丢面子。虽然我也觉得浪费,但也只能倒掉。”服务员告诉记者。
在酒店地下一层的洗碗间,剩菜被倒在一个泔水桶里,一米多深、直径60厘米的泔水桶已经快满了,有整条的鱼、虾,还有肉块、蔬菜。洗碗师傅介绍,周一中午生意并不算多,要是晚上或者周末,要装好多个桶。
高校春节放假前,记者曾在山东大学、青岛大学等一些高校采访,学生食堂的食物浪费比起餐馆酒店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有一个大学的第二食堂每天要倒掉几百斤剩菜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