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不是"嫦娥" 是常我[3]- 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网 中国在线 时政热点 要闻聚焦 人事任免 各地新闻 社会民生 节会大全 教育职场 趣闻轶事 深度解读 本网专稿 视频播报 专题访谈 财经资讯 企业动态 精品旅游 科技IT 体坛快讯 聚焦明星

刘洋:不是"嫦娥" 是常我

2012-12-28 09:13:32 来源:解放军报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刘洋:不是

记者感言:一次深度阅读

■刘声东

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刘洋遨游太空13天,是一次人生的飞跃,也是一次灵魂的“闭关”。出关之后,她说最大的情感变化,就是更懂得了珍惜和感恩。从天上回到地上,她如回故乡,如见故人,与地球的距离一下子变近了很多,国家和时代的概念,在她心中变得更具体、更实在、更真切了。明亮的笑容,真挚的眼神,还有她所感恩的细节、人名、数据、实例,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生命的诚实,感受到了她精神的厚重。

在飞向太空的同时,刘洋让自己的心智跃升到了新的高度,在失重的太空中获得了不让灵魂失重的法宝。这,既是一个人成长的欣慰,也是一代人成熟的标记。要说愉悦,这才是真正的深度愉悦。

一个人的人生起伏、生命得失,孤立地看是私事,而个人命运的总和就构成了人类历史。将个人境遇融入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才能够看到一个人生命的本质价值。站在国家和时代的角度看待个人,个人才会是一个有历史价值的社会单元,一个有社会意义的团粒结构。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是政治的动物”这个命题。认为人按其本性必须结合成共同体才能生存,国家或城邦就是由此而来。他在《政治学》一书中提醒人们:“一定要对那些能够影响幸福的外在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刘洋的这篇访谈,我们既可以把它视为她个人人格的“独立宣言”,也可作为我们对刘洋的一次深度阅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张少虎 标签: 嫦娥 刘洋 交会对接 女航天员 团粒结构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