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目前面临很多“硬骨头”。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频提改革开放,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这是往昔实践经验,也是未来发展启迪;既是命运抉择,更是特殊使命。
近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众所周知,我国在历史上曾是经济大国,1820年,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286亿元,126亿元,209亿元,分别居世界第一位、第六位和第五位。之后之所以落后,经济体制障碍是其中重要因素。
但是当代我国面临着特有的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存在着特深的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存在数以亿计的富余劳动力。无论是把经济增长潜力发挥出来,还是把巨大发展空间变成现实,都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改革开放。通过突出优化配置社会生产资源,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合理配置社会生产资源的方式,不断提高生产要素运营效益,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并成为30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特别是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其中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正确理解: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群众的意愿,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使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相适应,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尤其是近30多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制度大推进,解决了民主政治领域方向和动力问题,第二次制度大推进,提升了多党合作民主政治制度的地位,第三次制度大推进,推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迈上新台阶。每一次思想解放都伴随着制度、政策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具有特别意义的是,2007年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布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成熟,显示出自信和优越性,表明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于是,我们可以这样来正确理解:改革开放是促进民生政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前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改革攻坚期,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的是由于发展不充分带来的,这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来逐步加以解决;有的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带来的。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体制性因素,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必须在加快经济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实行居住证制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而要落实好上述这些要求和任务,归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功夫。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社会体制,调动一切经济因素和各方面资源,形成社会和谐人人共识、共责、共享的生动局面。温家宝总理特别强调要通过改革开放政策,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正确理解:改革开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的创新壮举,是我党领导的伟大变革,是实现复兴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感慨并断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胡锦涛总结并要求: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主动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再创发展辉煌。
来源:人民网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