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粗放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方式,带来了高污染、高排放、低能效、低产出等许多问题。就当前世界非化石能源利用技术经济水平、开发周期及我国能源资源赋存状况来看,煤炭仍将继续保持主力能源地位。因此,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内容。煤炭工业发展,应切实转变观念,大力推动煤炭生产方式变革,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节能环保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煤矿充填开采。我国煤炭资源埋藏较深,95%的资源靠井工开采,沿用简单的垮落式开采方式,造成的煤矸石占压土地、地下水流失、土地塌陷、因搬迁补偿不到位引发的上访不断等种种问题,影响了矿区生态和社会和谐。长期以来,煤炭行业积极探索煤炭开发与矿区环境和谐发展,涌现出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环境约束加大和“三下”(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压煤日趋严重,一些煤矿企业在探索实施充填开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充填开采是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向采空区送入矸石、沙石、膏体等充填材料,并在充填体保护下进行采煤的技术,是煤矿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可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和资源回收率,防止地表沉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矿区建设。通过实施充填开采,将大量“三下”压煤安全高效地采出来,可以使资源回收率由30%至50%提高到90%以上,最大限度地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还能做到矸石不升井、不上山,消化地面存量矸石及城市建筑垃圾,节约大量土地,有效减轻地层变动和沉陷,保护水资源,实现矿区生态环境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防治的重大转变。
二是积极开展煤炭地下气化。煤炭地下气化是将赋存于地下的煤层进行可控燃烧,通过热解作用和化学作用,产生可以有效利用的气体能源。该过程集建井、采煤、地面气化三大工艺为一体,变传统的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因而具有安全性好、投资少、污染少等优点,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被誉为新一代采煤方法。从20世纪30年代起,前苏联和欧美相继开展了煤炭地下气化的研发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已建或筹建煤炭地下气化工程30余处。我国也由实验室试验研究、现场试验研究,逐步向工业化生产迈进,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地下气化高新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不仅可以回收矿井遗弃煤炭资源,而且还可以用于开采井工难以开采或开采经济性、安全性差的薄煤层、“三下”压煤和深部煤层。地下气化无固体物质排放,煤气可以集中净化,燃烧后的灰渣留在地下,减少了地表沉陷,大大减少了煤炭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地下气化煤气不仅可作为燃气直接民用或发电,而且还可以作为合成油、二甲醚、氨、甲醇的原料气。因此,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大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是未来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结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能源科技创新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关键因素。2005年11月17日,在韩国釜山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今年1月16日,在阿布扎比的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从长远看,最终解决未来能源问题,并不取决于对能源资源的拥有,而是取决于对能源高科技的拥有,取决于能源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
这次科博会的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很有意义。能源的未来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中国的能源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同仁的大力支持。本届论坛邀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同志,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专家,以及大型企业的代表参加。我们坚信,本届论坛一定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我国能源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为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5月23日第十五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的发言)
来源:中国能源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