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长江隧道中山路出口处,一辆汽车抛锚,交警和隧道工作人员奋力推车排堵。 记者金振强 摄
编者按:热浪滚滚,武汉正经历着老天的“烤验”。有一群辛勤的劳动者,由于工作需要,一如既往每日在酷热的一线坚守。今日起,本报将推出“走转改·热天热事”专栏,记者们深入基层,走近烈日下的劳动者,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状态。
炎炎夏日,位于江面以下50米的长江隧道,一定是个凉快的“避暑胜地”吧?
NO!误闯进隧道的电动车主、车辆在隧道内抛过锚的司机最有发言权:“还避暑?那里简直就是个大蒸笼!”
昨天(11日)上午和下午,记者两次随交警和隧道工作人员“钻进”长江隧道体验,带回了热得“发烫”的数据:隧道内外的温度差最高可达20℃,隧道内最高温度达到58.3℃。隧道内,汽车排放的尾气积聚,负责此区域的交警,每天需要骑摩托车,在隧道内巡查10个来回!
记者梁爽 通讯员钱小军 实习生龚炜
昨天上午9点,记者跟随江岸大队隧道中队警长史济彬,乘坐巡检车从汉口大智路入口进入隧道。进入隧道前,记者用测温枪测试了户外温度:32℃。为了能得到更真实的体验,进入隧道时,没有关上巡检车的车窗。
一进隧道,光线暗了下来,一股热浪扑面而来。36.6℃,测温枪显示气温开始上升;行进1000米左右时,温度超过了40℃。记者把手伸出窗外,觉得如火烧火燎一般。巡检车虽然开着空调,但因开着车窗,坐在车内没有丝毫凉意。
几分钟后,记者测得隧道内的最高温度为46.3℃,“现在算好的,下午三四点钟时,隧道内的温度最高。”
下午3点,记者再次跟随史济彬进入隧道,此时,户外的温度已经达到36℃。进去没一会儿,“蒸”的感觉已经出现了,汗水迅速泅湿衣衫,这一趟,平均温度一直在45℃以上,在2500米左右时,已经突破50℃了。隧道内空气混浊,再加上高温,记者感到一阵胸闷,有些喘不过气来。
行进中,史济彬接到中控室传来的信息:隧道中山路出口处有一辆车抛锚!他驾驶巡检车迅速赶了过去,同时通知牵引车前往排除故障。
来到事发地点,巡检车打双闪停下。史济彬一看,原来是因为水箱温度过高,一辆车熄火了,无法启动。5分钟后,牵引车过来将事故车辆拖走,这时,史济彬的警服已经完全湿透。
记者下车后,再次用测温枪测量隧道内的温度,发现温度已经上升到58.3℃!
无视高温和尾气
仍有市民涉险“闯关”
从2008年长江隧道开通起,史济彬就在隧道中队工作。“隧道内因为汽车尾气和发动机热量不易散去,导致高温、空气不好。由于工作需要,加上摩托车机动性较强,每天,我需要在隧道内巡查10余次。隧道民警每人都配备有防毒面具,但因为害怕市民恐慌,一般都没有戴过。”
在高温天气下,隧道内的温度更是节节攀升,车辆很容易发生故障。目前,每天平均在隧道内都能接到10余起坏车以及事故报警,但更让民警头疼的,是经常有骑摩托车、电动车,甚至自行车、行走的市民,直接闯进隧道。
“隧道内空气不好,没有汽车窗户的保护,这些市民很容易出事。一般若有电动车、摩托车等进入,中控台会马上通过广播让其迅速驶离;若是行人闯了进去,就只有我们把他们接出来。”
史济彬还说,隧道内一般都是白色实线,是禁止随意变更车道的。在上班高峰期,很多车辆因为赶时间,在隧道内左穿右穿,常常因此引发事故。
夏天走隧道
最好查查车况
“高温天气中,隧道内的车辆很容易发生事故或抛锚。”史济彬表示,夏天,司机朋友们在开车进入隧道前,一定要注意检查车况,确保油量、水温正常,同时在隧道内关闭车窗,注意控制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与前方车辆保持好车距。“一定不要打电话,很多隧道内的追尾事件,都是因为驾驶员打电话分神造成的。”
一旦车辆抛锚或发生事故,车辆应当将双闪灯打开,把车辆尽量停在靠边位置,赶快报警。“牵引车进的去的话,会由牵引车将车辆拖出,万一因为空间太小牵引车无法进入,交警会骑摩托车,随身配备牵引绳,让隧道内的社会车辆将事故车牵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