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刀:“两会”谈热点问题更要谈“方法论”

2012-01-09 16:54:23 来源:新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从校车到公车,从房价到油价,从就业到垄断,每年的各地各级“两会”上,总会涌现出一批公众关注度极高的焦点性问题,围绕这些主题,委员代表们或通过提案议案,或各抒已见,应该说这些问题的热烈讨论顺应了民意。不过,回过头来看这些问题,总觉得相当一部分问题年复一年似曾相识,像垄断问题年年都会成为热点,也不乏代表委员大加“炮轰”,但总难以听到什么特别的“高见”。

客观地讲,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较为集中和突出的困难或者问题,解决这些重难点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委员代表的大胆痛斥与严厉批评可能大快人心,博得公众的好感,不过,从问题解决角度来看,只有努力建言,大胆创新,才更有助于在具体实践中逐渐破解这些“老大难”问题。这也就是说,“两会”理应形成大讲方法论的务实风气。

也正是方法论风气的欠缺,让人总感觉有的问题似是人人亦云,表面看谁讲的都没错,到头来却又没什么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办法。事实上,今天困扰社会发展的许多重难点问题,何尝不是数年前的小问题,只是我们失去了地问题深入研究的决心和耐心,使得问题日积月累,盘根错节,结果时间越长越难以解决,即便解决成本也十分高企。而大讲方法论,就是不能只是抱怨,而是针对具体问题,努力拿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办法,主要有三点:

首先必须对建言有正确的社会定位。虽然委员代表来自不同阶层,有着各自特色,但若只是局限于对那些嚼烂的重难点问题,一再站在对错和重要性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大费口舌,难免有些浪费资源。这也就是讲,建言应做到不畏强势利益阶层,做到敢讲多讲善讲实话。

其次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虽然许多难点问题摆在那里,但要想寻找到科学的解决之道,还是离不开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发现社会上应对这样问题的群众智慧,从而受到启发。比如讲,30多年前小岗村的那些鲜红手印,又何尝不是引发农村改革并走向成功的一把钥匙?

第三要敢于大胆尝试,不怕失败。虽然委员代表涵盖群体广,相当一部分还具有很高的专业学识水平,但现实中,许多方法的形成,无一不是摸着石头过河,逐渐完善的结果。这也就是讲,不必过于苛求所提方法的完善性。

在每年各级的“两会”上,当然可以进行各方面的成果交流,也可以谈成绩,但更应开成一个善于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大会,因为只有不断解决困难和问题,社会才能进步,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才会富足,“两会”的参政议政平台作用才会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

来源:新民网 编辑:冯媛

编辑: 冯媛  标签: 两会 方法论 高见 重难点问题 建言  

精彩热图

2011 金句与雷语齐飞

世上十大奇特杂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