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台湾红十字组织开始受理民众回乡探亲。随着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文化“寻根热”也在岛内升温,“放行”大陆文物珍宝赴台展出,成为台湾各界的热切期盼。
1992年12月初的一天,数百位媒体记者、各界人士云集台北桃园机场,等待一架载有“贵客”的华航飞机抵达。机内载有秦陵兵马俑、满城汉墓金缕玉衣等在内的110件大陆珍贵文物。它们从陕西、河北等地先汇集北京,再取道香港抵达台湾。
“我非常激动,非常紧张,就像要见情人一样,因为已经心仪已久!”在机场,台湾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林叔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哽咽了。
以兵马俑和金缕玉衣为主题的“大陆古物珍宝展”,于当年12月5日在台北外双溪的玉山庄艺术馆开幕。两岸文物界隔绝40余年后的这一“破冰之旅”,拉开了两岸文物交流的序幕。
“之所以选择这两部分文物,是因为它们最符合这次展览的定位——1949年以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最具观赏价值的传世珍宝。”参与筹展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许青松许回忆说。
展览持续了6个月,轰动一时,共吸引了38万人次的台湾同胞前来观展,还包括张学良夫妇、蒋纬国、李焕、郝伯村、吴伯雄、辜振甫等台湾名流。
20年前的盛况,许青松历历在目。他说:“这次展览的最大意义,在于向台湾同胞宣示了一个庄严的立场,那就是:两岸中华文物为两岸中国人所共有,为两岸中国人所共保,亦为两岸中国人所共享。”
通过这次展览,大陆文物专家与台湾文物界一些重量级人物建立了友情与信任,为今后两岸文物交流埋下伏笔。
其中一位是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殷墟研究泰斗石璋如先生。在许青松等大陆专家受邀到“史语所”演讲时,年届九旬的石璋如先生从头听到尾。当听说大陆殷墟考古有新进展时,他特别兴奋,请求大陆专家帮助提供相关资料。许青松等经多方努力,满足了老人的愿望。
石璋如和李济、董作宾等甲骨文研究大家一样,去了台湾后,就再也没能回到殷墟。但有着共同历史情怀的两岸殷墟研究者,一旦“牵手”便成知音。
“太阳刚刚照进树梢,时光便进入黄昏。清风吹过,甲骨文就诞生在洹河河畔。”2005年9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殷墟博物馆落成。由董作宾先生用甲骨文撰写的诗句镌刻在了博物馆入口。
“听说博物馆需要,董作宾先生在台湾的家人,专程寄来了这两句诗文原迹的放大照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说。
2010年,由社科院考古所提出的两岸殷墟手工业研究,获得了台湾蒋经国基金会的资金支持。“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课题,却是两岸殷墟学术合作的开始。”唐际根说。
今年10月,“商王武丁与后妇好”殷商盛世文化艺术特展在台北故宫开幕。分藏于台湾和大陆的武丁王陵文物和他的妻子妇好墓文物,首次合璧展出。台湾媒体用“跨越三千年的爱情”,道出两岸殷墟研究的情与缘。
1992年的大陆文物赴台首展,将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也“拉入”了两岸文物交流的行列。
“当时两岸故宫尚处在‘不接触’的状态,即使是兵马俑这样的高规格文物,也无法在台北故宫展出。不过,秦院长却常常以个人身份来到玉山庄艺术馆,饱览神往已久的珍贵文物。”许青松说,秦孝仪还多次提出,希望能提高两岸文物交流的层级,让大陆文物能到台北故宫展出。
此后不久,大陆文物专家受邀组团访台。在秦孝仪的安排下,居住在大陆的87岁的故宫古建专家单士元,与居住在台湾的86岁的故宫文物专家那志良终于相见。这是自那志良1933年随故宫文物“南迁”后,两位老友首次相聚。
1998年,那志良逝世,家属根据其遗愿,将他留下的大批有关故宫文物“南迁”的史料捐赠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
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期,两岸故宫合作也打开了新局面。2009年初,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实现了首次会面,并签署了合作协议。至今,大陆方面已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过11个文物展,数百件国宝级文物与台湾同胞见面,这当中包括备受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20年来,两岸文物交流已不再是专业领域的交流与展示,而成为两岸民间的精神表达。从这层意义上说,两岸文物交流正在从‘故宫’走出,走向了‘故乡’。”文化部两岸文化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胡惠林说。(记者 刘畅 姜辰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