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体制内人出不去体制外人进不来 跳槽 我怕的是啥

2012-11-29 08:56:09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求稳,差别化待遇是根源

在许多人看来,国家机关多是一考定终身,考上了就能一劳永逸

不管是初次择业,还是再次选择,体制内的工作为什么成了“香饽饽”?

一种说法是在“就业难”的背景下,从众心理在作祟。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何薇说:“参加国考有点像买彩票,不去肯定没机会,但是去了说不准会有大奖。”对考取公务员,何薇并不是很有谱,但因为班里同学都报名了,她也想去试试看。

然而,更多人看中的是体制内的“含金量”。在社会上打拼了几年的吴晓伟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挤进“公家的单位”。他是一家私营企业的销售专员,一年有200多天在外地出差,“最担心的是没准哪天就失业了,公司一切以老板意志为准,好几个同事因惹老板不高兴而被迫辞职。”国考、省考他每年都报,市里的事业单位考试他也尽最大努力准备。在他看来,这些单位多是一考定终身,考上就一劳永逸了。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杨立雄认为,目前,体制内的人群在社会保障方面确实享受一些“特权”:“以养老金为例,公务员不用缴费,且待遇高,与城镇职工的差距越拉越大,这种不公平的多轨制养老金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也在不同体制之间形成了无形的桎梏。”另外,在医疗和住房保障方面,体制内外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待遇。

11月26日,哈尔滨市环卫系统公开招聘进入面试人员进行了资格确认。一个月前,457个事业编环卫工的岗位,引来1万多名报名者,其中近3000人拥有本科学历,29人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周康大专毕业后在某企业工作,这次,在事业编的吸引下,他毅然选择了报考:“要是考上了,那可就是公家的人啦,干啥都有保障!”他的想法简单而实在。在有保障的铁饭碗面前,工作特点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精彩热图

盘点令人崩溃的影视剧台词

盘点令人咋舌的疯狂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