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人带车落入冰冷的海中,在徐霞兴眼中,世界似乎仅仅是突然变安静了。他冷静地挪到了空间相对大一些的副驾驶位置上,左手开启车门移窗,右手打开雪地车天窗,海水瞬间灌入驾驶舱,水压向上升起,产生了向上的推力,老徐用头撞开了天窗的玻璃……这一连串动作,仅仅发生在十几秒里。生死关头,没有思考的余地,必须冷静、果断,凭借经验乃至本能,他逃出来了!空空的雪地车沉入大海里……
逃离驾驶室后,冰冷的海水迅速浸透了老徐全身,就像有无数根钢针刺着他的身体,先是疼痛,很快就麻木了。他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活着出去!这是他南极科考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回去后,他就该办理退休手续了,他怎么能在工作的最后一站用牺牲的方式画上句号呢?他尽可能屏住呼吸,但还是喝了几口又咸又冷的海水。他借助海水涌入的压力冲出车外后,发现雪地靴被卡在了30厘米宽的天窗上。徐霞兴奋力蹬掉了靴子,挣扎着向上,向上……仿佛过了很久很久,头顶碰到了坚硬的东西,是浮冰!他用力拨开浮冰,海水的浮力一下子将他推出了水面。寒冷的南极空气一下子灌满了肺腑,一种畅快之感四溢而出。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挣扎着爬上了冰面,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此时此刻,老徐浑身的力气已经耗尽,身体已经冻僵,一步都挪动不了了!
雪地车陷落之后的全过程,没超过1分钟!
心急如焚的杨惠根看到远处的冰陷处浮上来一个小黑点,是老徐!他没有牺牲!他大叫一声,赶紧带人飞奔过去,用被子将冻僵了的徐霞兴包裹得严严实实,抬回了“雪龙”号。
徐霞兴睁眼后的第一句话是:“车没了。”
杨惠根说:“你的成功逃生,挽救了整个队伍和科考计划!”
杨领队说的是真心话。假如老徐真的这样牺牲了,这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甚至,中国在冰穹A建站的计划,都可能面临夭折!
能勇敢面对死亡的人,是英雄。能冷静战胜死亡的人,更是英雄。
中华天鼎
12月28日,28名内陆队员,包括13名负责建站施工的宝钢突击队队员,在科考队员李院生的率领下开始了艰难的征程。11辆雪地车牵引着42个雪橇,引擎的轰鸣,震醒了拉斯曼丘陵的雪地,一辆辆雪地车和拖着的一连串雪橇一路排开,约有几公里长,放眼望去,颇为壮观。
生活舱里的温度通常只有七八摄氏度,晚上睡觉打开两个电暖气,还要将电褥子开到最高档,即便如此,床下的结冰始终不化,队员们每晚都要辗转反侧。在这里,得到每一点水都需要将雪加热融化,都需要电能,为了保证工作用电,他们严格控制用水量。每天每人配给一块湿巾,使用之前要先化冻,擦完脸后留待晚上擦脚。刷牙用水都是利用雪地车发动机的余热化雪而来。寒冷、干燥的气候,不能洗澡,使人皮肤干燥发痒,皮屑遍体,将内衣脱下一抖,纷纷扬扬。
每顿饭大都是没有分装的航空餐,加一点儿干菜,再就是方便面和罐头。大家的胃口普遍不好,不想吃肉,但是为了补充热量,还得强忍着咽下去。维生素的补给主要依靠药物。在极其寒冷的条件下,要想吃上热饭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热饭一放到碗里,很快就变得冰凉,吃方便面必须先放入热水,然后在微波炉里不断加热。
生活舱内拥挤不堪,由于床位紧张,有的队员不得不打地铺。在冰雪中行进,到处是起伏的雪丘,雪橇也随之不断地起伏摇摆,好像风浪中的小船。队员们待在生活舱里随之起伏,晕船般的难受。舱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必须捆绑结实,否则就会像失重一样在空中乱飞。
就这样,每天要连续行进12个小时,甚至14个小时。
中山站时间2009年1月6日23时55分,即北京时间1月7日凌晨2时55分,内陆队驾驶8辆雪地车,拖拽着40个雪橇,装载着全部建站物资,成功登顶冰穹A。他们历经43天,行程1300多公里(由于折返运送物资,实际车程更长),穿越冰裂隙区、软雪带和硬雪带,终于征服了重重困难,到达海拔4093米。这是中国,也是人类第三次通过地面抵达冰穹A,这里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也是中国和平利用南极的精神高度。
李院生带领着队员们将中华天鼎的纪念雕塑放置在冰穹A。它的外观为三足,双耳,圆形,鼎高2.5米,寓意中国第25次考察南极。鼎身饰有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饕餮纹和牛兽纹,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挑战困难的勇气,同时鼎身还饰有夔龙纹、牛纹、虫纹,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理念。底座为方形,暗喻天圆地方——中国古代对于宇宙的探索和认识,表达了热爱科学、追寻真理的民族精神。
鼎是中国古代的传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象征九州。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朝的国君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中华天鼎在左右两面撰刻了中英文铭文:自1984年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奔赴南极至今,已开展了25次南极科学考察,并于2005年1月首次问鼎冰穹A,测定最高点位置为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高程为4092.75米。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地面到达冰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