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走进莫言的文学王国的蓝本—山东高密“东北乡”

2012-10-17 13:19:29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高密东北部这几个乡的地势低洼,以前雨水大的时候经常是一片汪洋,只能种“抗涝”的高粱。因此,这一带曾是远近闻名的高粱乡。不过,后来由于上游水库及泄洪闸的修建,现在这里也早已不种经济效益低的高粱,改种小麦和玉米了。

虽已寻觅不到红高粱地,但这里还是保留了许多作品中的场景。

一条宽阔的胶河从莫言旧居前蜿蜒而过,正如他在作品里所说,小时候从后窗就可以看见清澈见底的河水,这里也是他们兄弟几个最爱玩耍的地方。

走进莫言的文学王国的蓝本—山东高密“东北乡”
莫言二哥管谟欣在演示他跟莫言小时候应用过的搂草的耙子。鞠川江 摄

“莫言小时候很调皮,好动,没事我们就爱到河里摸鱼,鲫鱼、鲢鱼、河蟹什么都能摸着,这些他后来都有写到作品里去。” 管谟欣提到当年他们一起玩耍的场景依然记忆清晰。

在距离莫言旧居十几里地的孙家口村,有一座石桥至今保留完好。莫言小时候听村子里的老人们讲过游击队在这里伏击日本汽车队的故事,长大后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就把这段历史写进了小说。

对于莫言这次是否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管谟欣说他们一家都看的很淡:“获不获奖真不重要,高粱地里走出来的庄户人不奢求这个,希望他能老实写作,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然而相比起莫言一家的淡定,其他人似乎更加的欣喜和激动。二哥说这几天,外头来看莫言老宅的人明显增多,光他自己就接待了来自海内外的六十多家媒体。在老宅旁边的路口上甚至竖起了一个指路牌,以方便前来探访的游客。

几个从青岛赶来的游客正在莫言的老宅门前兴奋的合影留念。跟朋友一起从高密县城来的单方伟也说:“莫言的作品中描写了好多高密东北乡的风土人情,民间特色,我们就是想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造就了这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当问道在老宅旁的路边上晒玉米的村民管谟强有没有读过莫言的书时,这位老乡一边不好意思地笑一边说:“读什么,不用读,他讲的都是身边的故事!”

作为龙山文化、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高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齐相晏婴、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均出生于此。这里民间文化气息浓郁,高密扑灰年画、茂腔、剪纸、泥塑之“民艺四宝”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高密最年轻的泥塑传人22岁的聂鹏是莫言的粉丝,在离莫言故乡不远处他的泥塑工作室里,他兴奋地介绍着读莫言小说的感受:“他的小说的充满了高密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元素,他让高密乡土人物和生活走向了世界。物品也会让更多的高密泥塑作品出口海外。”

走进莫言的文学王国的蓝本—山东高密“东北乡”
高密剪纸艺人齐秀花依据莫言作品剪的红高粱剪纸作品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鞠川江 摄

而高密的剪纸女状元齐秀花也依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剪出了11幅新婚娶亲的系列剪纸作品。她说:“我喜欢莫言的作品,他的小说给我也带来了创作的灵感!”

获奖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莫言自己也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这里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记者 王倩 张子轩 鞠川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莫言 山东高密 “东北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北京:大风降温来袭

"羊坚强"天生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