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系列重要数据15日出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如期重回“1时代”。而先期亮相的9月PMI和外贸数据,双双显现向好趋势。
不过,刚刚经历了一波超跌反弹的A股并未能从CPI数据中获得提振,上证综指反而下行跌破2100点整数位。这或许反映着投资者当下的疑惑:由利好数据营造出的趋暖环境,能否让低迷已久的A股“阴转晴”?
CPI数据提前消化 A股平静迎接利好
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份系列经济数据。其中,CPI同比增幅回落至1.9%,PPI同比下降3.6%。
短暂回潮之后CPI同比增幅重回“1时代”,似乎并未对A股形成利好效应。15日当天,沪深股市小幅高开但早盘遭遇“跳水”。沪指跌破2100点整数位后弱势盘整,尾盘收报2098.70点,与深证成指同步出现约0.3%的跌幅。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分析认为,CPI同比增幅回落至2%以内,意味着物价的持续走低将为货币政策提供更大的调整空间,而流动性趋向宽裕也有望为A股提供支持。不过,由于市场参与各方对此已有充分预期,并通过节后的反弹进行了提前消化,因此15日当天A股不涨反跌。
在此之前,A股市场刚刚经历了一波超跌反弹。国庆长假前上证综指盘中跌破2000点之后快速上行,并将走升势头延续至节后。10月9日,沪指成功收复2100点,并连续四个交易日站稳于这一整数位上方。
在后市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本轮行情中积累的获利盘难免产生回吐冲动,这也令A股反弹进程受阻。
经济数据渐显“喜色” A股环境悄然“回暖”
在此间多家机构看来,本周相继公布的9月和三季度经济数据,将成为影响A股短期运行方向的重要因素。而渐显“喜色”的经济数据有望为A股营造一个悄然“回暖”的运行环境。
的确,CPI并不是近期唯一让人感到宽慰的经济数据。作为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暂别连续4个月回落首度回升。汇丰PMI终值也出现了反弹。
外贸数据也让人“眼前一亮”。9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3450.3亿美元。其中单月出口录得9.9%的同比增幅,规模创历史新高;进口同比增速则“转跌为升”。
国投瑞银基金在近期发布的投资策略报告中表示,随着欧洲和美国再次启动大规模量化宽松措施,短期内货币过度投放将取代经济基本面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主因。在此情况下,中国的宽松货币和实体经济刺激将拥有更大余地,配合实体经济刺激措施效力的逐步发挥,努力促进经济增速恢复将有望主导四季度实体经济及证券市场的政策方向。
A股经历三年低迷 “转晴”仍待更多支持
自2009年以来,A股市场已经经历了长达三年的“阴天”。特别是进入2012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不仅使A股估值中枢快速下行,更消磨着投资者的热情和信心。
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宽松政策和国内经济显现趋暖迹象,能否令A股摆脱持续低迷?
对此,人们显然不宜过分乐观。一方面,9月份CPI如期回落,但3.6%的PPI跌幅也超出了市场预期,表明微观经济形势仍堪忧。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量化宽松令国际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但由此给中国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也成为经济回稳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隐忧。
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师杨德龙表示,中国经济下滑的势头尚未完全遏制,通胀和房价反弹压力使得政策放松力度有限。短期内A股虽有反弹,但持续性不强。
除了外部环境,股市本身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考验。“空窗期”后新股发行重启,数百家拟上市公司排队待审,包括陕西煤业、中邮快递等超级大盘在内的近百家过会公司则静待上市。一向视扩容为“洪水猛兽”的A股投资者,正面临又一轮心理考验。
创业板上市公司集体承诺延长锁定期,暂时延缓了解禁“洪峰”的到来,但产业资本的减持压力并未因此消弭。有数据显示,11月、12月限售股解禁数量分别高达近189亿股和330亿股,两个月解禁均值相当于之前10个月的两倍。而此轮解禁潮恰逢年末资金紧张时点,其叠加效应不容忽视。
无疑,股市走出低迷实现反转难以一蹴而就。从政策面、资金面、基本面,到市场运行机制本身,期待“放晴”的A股还需要等待更多“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