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后奥运效应:燃点港人体育热情

2012-08-17 15:49:5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香港人是拼命三郎、香港商业味浓厚……一直以来,外界对香港的印象多与金钱和忙碌挂钩,其实,香港人十分热爱体育运动、追捧体育明星。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香港市民非常关注,不仅因为香港派出了本港历史上最大阵容的参赛队伍,还因为今年内地运动员的超越表现让香港市民深感骄傲——

争相购票追捧冠军

2012伦敦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取得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均第二的骄人成绩。受香港特区政府邀请,获得金牌的部分内地运动员将于8月24日至26日赴港交流,为市民作羽毛球、乒乓球、跳水示范表演,并与市民一起参加“奥运金牌精英大汇演”。

这个消息让香港市民十分兴奋。8月15日早上8时,已有近200人在香港大会堂门外排队买门票。排头位的是一个5人家庭,由于规定每人只可买两张门票,因此全家出动轮流接力排队。叶诗文、孙杨、林丹是许多香港市民最想看到的奥运冠军。梁先生是一名羽毛球迷,伦敦奥运羽毛球男单决赛林丹与马来西亚的李宗伟合演的“世纪对决”,最令他难以忘怀。“电视上看林丹已经很多次,希望可以见一见真人。”

小时候已开始习泳的李先生说,希望届时可与叶诗文及孙杨见面,甚至拜他们为师,改善游泳技术。“如果有机会与他们合照最开心。”

熬夜看奥运收视率惊人

过去两周,不少香港市民天天“熬夜”欣赏奥运,并为内地及香港健儿打气。香港无线和亚视联手从有线手中夺得伦敦奥运转播权,制作了超过200小时的比赛及相关节目,获得了香港民众的极度欢迎,在深夜时段竟然有超过40%的观众收看。

“奥运期间,与电视剧相比,人们还是更爱看奥运。”无线外事部副总监曾醒明称,直播奥运的国际台获得开台以来的最高收视,翡翠台流失的观众都是去看奥运了。其中,由郑嘉颖、胡杏儿主演的《怒火街头2》在开播前被寄予厚望,放在了奥运档抢收视。可一周后,TVB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剧收视呈现高开低走,平均收视从33点下滑跌至28点。“早已预见黄金剧集的收视会下滑。”

香港明星在奥运期间也成了追星族,飞到伦敦为中国运动员打气。陈奕迅、任达华、莫文蔚等演艺界明星到伦敦现场助阵林丹;刘德华等人助阵孙杨;霍启刚、郭晶晶助阵跳水梦之队。陈奕迅表示,通过观看奥运赛事,深切体会到做运动员的辛苦。“中国运动员的精彩表现让我大开眼界,非常佩服他们。”

加大体育运动推广

在伦敦奥运会中,香港队共有42位运动员参与13个运动项目,是回归以来阵容最庞大的团队。除在场地自行车赛摘铜的李慧诗外,香港其余运动员亦在各自的项目中有不俗的表现,包括叶佩延和江天一分别在羽毛球女单及乒乓球男单杀入八强,乒乓球男团以第四名完成赛事,以及体操女将黄晓盈在比赛中创造出上平衡木的新动作。

其中,为香港取得首枚奥运自行车奖牌的李慧诗受到了香港市民的热烈欢迎,并获得了香港体育学院和恒生银行发放的75万港元的现金奖励。

李慧诗表示,她感到十分震撼,因为一个比赛可以将香港人联系起来,一起看她赢取奖牌。“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不同的支持,希望未来香港有更多国际化的场地。”

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会实践竞选时的承诺,增加资源推广体育运动。“政府已动用18亿港元重建体育学院,也计划在东九龙启德兴建大型综合体育设施,并会确立精英运动员的专业身份、形象与社会地位,为他们退役前后进修或就业提供更多支援,使运动员能专注训练,精益求精。”(记者 徐蕾)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