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教材横行,出版商与学校老师得利
某出版社负责人回忆说,在2000年~2002年第一轮“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教育部统一制定教学基本要求和专业大类培养规格标准,统一组织编写,统一审定出版。可在2002年~2010年第二轮教材规划建设中,绝大多数是作者本人自主申报选题、专家评审通过选题、作者自主编写出版的模式,给予作者和出版社很大的自由空间。
这本是件好事,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少无资质的出版社却纷纷闯进高职高专教材出版发行市场,并利用任课老师希望通过出版教材获得职称评定或经济利益的诉求,大肆出版公共基础课程教材、专业课教材,使得高职高专教材市场呈泛滥之势。
据2007~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教材使用情况抽样调查,284所抽样院校使用的名为《高等数学》的教材,出自90家出版社,品种数高达256个。其中江西某高职学院使用3家出版社5个不同品种的《高等数学》。154所抽样院校使用名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来自63家出版社,达到141个品种。
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高职高专的公共基础课程教材上,白炽化的市场竞争迫使出版社采用短、平、快的策略转战出版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教材。
“管理学基础”是财经专业大类的基础课程。在上述抽样调查中,123所高职高专就使用了45家不同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基础》教材。旅游专业大类的招生数在高职高专19个专业大类中不算多,但对2010年秋季《新华书店大中专教材目录》中旅游类教材的统计发现,全国有46家出版社系列出版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教材,版本之多已经远远超出了专业教材个性化的合理需要。
本报记者随手翻阅了某教育出版社与某科大出版社的《机械制图》,后者内容与前者的雷同率达到70%~80%,价格比前者每册贵20元左右,却被西南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广为采用。
据透露,出版社还经常“换皮”出版山寨版教材。某出版社出版一本精品教材后,另一家出版社就会拿着这本教材游说高职高专的老师出书。如果老师表示没有时间、精力编著,出版社自有办法:只要老师保证1000册~2000册的发行量,他们会帮老师编著好,老师只管署名就行。
依次击鼓传花,一本教材可以被出版社找到若干所高职高专的教师再出版,只是换一下封面与作者,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某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数学教材,就有六七个不同的封面,令人眼花缭乱。
而出版社则给山寨版教材高定价、低折扣,并用高版税拉拢老师,帮助其销售营利。
比如,国家对教材出版物的指导价是1.6元~1.8元/印张。一本17个印张的《机械制图》合理价格在27元左右。可有的出版社把同样印张数的《机械制图》教材定价40多元,再以三至四折的价格卖给高职高专,让院校与老师赚取其中五成多的价差,出版社仍然有利可图。以浙江一所高职高专学院为例,他们从北京一家图书公司采购英语教材,仅图书公司返给该校的“科研经费”就达10多万元。
此外,就是给编著者开高版税。国家规定出版社的版税是码洋的10%。部分出版社为了调动高职高专教授编著、出版教材的积极性,开出码洋的30%~40%作为版税。由此,派生出不少教材编著游击队与小作坊。辽宁某理工出版社在不同城市设有工作室,给所在地高职高专教授提供教材组稿、申请书号、出版印刷、发行回扣等“一条龙”服务。
最终的结果是,出版社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赚得盆满钵满,而学生拿到手的却是定价高、质量不高的教材,甚至有一些教材别字连篇。
教材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据了解,我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给予了自主办学权。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具有很大的办学自主权与教材选择权。可在现实操作中,高职高专这些权力慢慢被出版商与老师所绑架。质量好、价格低的精品教材被拒之门外,短平快出版、价格高的劣质教材充斥课堂,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一位出版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本科教材对编写质量、学术权威的推崇无形中构筑了一个较高的门槛,中职教材长期以来有国家层面强有力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实力不强的出版社难以进入。高职高专教材既无多少权威可言,也缺少规划统筹,几乎成为一个不设门槛的市场。
根据有关部门对425所高职高专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明,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就有400多家向这些院校出版发行教材,大量不具备教材出版资质与经验的出版社涌入高职高专教材市场以后,导致重复建设、质量下滑、无序竞争、低端推广、发行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很多出版社把自己出版的非国家规划教材也冠以“规划”之名,以混淆视听,混水摸鱼。
“市场经济不排斥竞争,但是呼唤规范、有序、合理的竞争。目前高职高专教材出版发行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乱象,容易导致高职高专及其老师短视化、功利化发展,最终陷入恶性循环,牺牲的将是高职高专学生家长的利益与高职教育的品牌。”罗女士引用一所高职学院院长的话说:“要防火、防盗、防出版商。”
高职高专教材出版要有把关人
各大出版社竞相通过出版短、平、快品种在高职高专教材出版发行市场“跑马圈地”,导致同类教材出了一轮又一轮。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这种乱象的根本原因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系统建构、守门人与把关人缺位,出版准入门槛过低、精品教材数量和结构不合理,缺少教材有关的延伸服务等。
罗女士等相关出版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客观审视现阶段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成就,理性分析高职高专教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组织领导,积极发挥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监督作用,形成国家、省、高职高专三级联动和产教合作、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工作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高职高专各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各专业大类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应对“十二五”期间高职高专教材规划选题进行顶层设计,形成体系优化、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选题指南。
对于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应在教育部公布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选题指南框架内,鼓励高职高专老师积极申报,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后纳入规划,原则上优先考虑先期已经出版且经过使用反响较好的修订教材选题;有国家或省级教改项目支撑、有研究和建设基础的新编教材选题;数字化配套水平较高、具有良好建设基础的修订或新编教材选题;原先教材建设较薄弱的专业的选题。
对于核心课程之外的其他专业技能课程和需要体现地方特色的课程,建议由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加以规划建设。为避免重复建设,已经由国家有关部门规划的教材选题,原则上不应另行规划。
同时,可以根据出版社的综合实力、以往高职高专教材出版业绩、教材编校质量等指标,遴选高职高专教材综合性出版基地和专业性出版基地,作为“十二五”期间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设的主要出版单位。对已经出版的所有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进行评比,从中评出精品教材予以表彰,并对编校质量不合格的教材予以通报并取消其国家规划教材的资格。
国家有关部门要不定期对非国家规划的高职高专教材进行质量抽检,并向高职高专公布抽检结果,对于质量保障不力、出版问题频出的出版单位,要列入“黑名单”,建议高职高专不再采用其出版的教材。同时,依法打击出版发行市场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