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笼屋”环境恶劣 底层港人离家避暑

2012-08-08 11:19:43 来源:南方都市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笼屋”环境恶劣 底层港人离家避暑

香港笼屋内一名老人在休息。南都记者高贵彬摄(资料图片)

30多℃的高温,酷暑之下,不少人都会选择躲在空调房内避暑。但香港近10万人住在笼屋、劏房(类似内地的“房中房”)等地方,往往要忍受比室外还要高6℃的高温,环境恶劣,不得不离家到商场等地方避暑。

台风也吹不走劏房的闷热

进入8月,连续有酷暑天气。香港天文台昨日表示,料今日天气天晴及酷热,最高温度达33℃,提醒市民出外时要慎防中暑。香港小区组织协会联同劏房居民举行“室内高温调查”及“酷热天气影响调查”,油尖旺一间劏房的一周监测数据显示,劏房内是持续酷热,日夜不分,在室外温度达到31℃时,室内温度高达35℃,但到晚上室外温度降到27.5℃,室内仍保持34℃高温,多日里室内外温差都达到6.5℃。

即使在7月23日的台风夜,台风并不能吹走劏房的酷热与闷热,深水埗区板房更出现夜晚温差大于日间温差的现象,夜间温差甚至高达6.5℃。

高温之下,住在劏房的13岁小朋友梁浩文,诉苦说一岁半的妹妹经常热到哭,而他为了消暑,只能敷冰或者打开雪柜乘凉。调查显示,这样的家庭并不少,43%访者家里有一个及以上小朋友,其中有28%小朋友采取开雪柜来乘凉的方法。

七成受访者到商场等地避暑

而近七成被访者表示会于下午时分到商场、图书馆等有冷气提供的地方避暑,亦有近一半的人会冲多次冻水凉及近三成人以“打地铺”睡觉避暑,2%甚至要在街上睡。协会认为,这显示基层房屋高温炎热问题严重,市民有家归不得。

劏房居民不仅要想尽办法避暑,更不得不增加电风扇、空调等使用量,更会多洗澡以降温,水电费增加,使生活负担加重。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调查显示,40%住户申请公屋的时间达到3年或以上,当中甚至有2%家庭申请公屋足足10年,仍未上楼,所有受访者希望政府增建公屋,七成的受访者希望政府提供租金津贴和水电费津贴予租客。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建议港府,应该将公屋每年的兴建量增加到3.5万个单位,同时积极研究缩短建屋时间,改善底层人生活环境;短期而言,建议向基层居民发放水电费津贴,暑假免费开放泳池供市民使用,并在全港18区开放避暑及学习中心。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