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参与已是成功 用奥运精神“激励一代人”

2012-08-02 14:49:14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奥运赛场,总有一幕幕场景让人难以释怀——

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决赛,吴景彪痛失冠军仰天长啸;男子10米气步枪资格赛,前奥运冠军朱启南止步决赛泪洒赛场;女子体操团体赛中国队无缘奖牌,20岁的黄秋爽在接受采访时泣不成声……

“我就是太渴望金牌,太想要去追寻这枚金牌了”,朱启南这样表达自己对金牌的渴望。

金牌,在激发豪情与斗志的同时,也早已成为运动员们的“不可承受之重”。

从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实现“零的突破”以来,金牌离中国并不遥远。经过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大国,举国体制支撑的中国军团让众多传统体育强国望而生畏,世界三甲之位几乎不可撼动。

但从官方到民间,从运动员到普通民众,对于金牌的渴望却没有丝毫减弱。作为体育主管部门和体育界四年一度的汇报表演,奥运会金牌不但与荣辱有关,也和政绩有关。

而在金牌背后,则是运动员迥然不同的命运。赢得金牌的运动员功成名就,在获得社会尊崇的同时,也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奖金和广告代言。而在他们的阴影之下,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怀着内疚与悲伤黯然离场,成为媒体的“弃儿”,在全民狂欢的喧嚣中被迅速淡忘。

成王败寇的故事,在中国体育的历史上并不鲜见。

对于金牌的欲望,催生了扭曲的体育价值观。17岁小将周俊3次试举失败,竟有媒体称之为“中国女举史上最耻辱一举”;“中国首金”易思玲收获了无数鲜花和掌声,而身旁获得铜牌的喻丹却备受冷落;地方官员将运动员父母请到县城宾馆观战,而当该运动员比赛失利之后,官员记者一哄而散,留下失落的父母无人理会,新华社记者目睹了这令人寒心的一幕。

有网友说,中国体育尽管已然崛起于奥运赛场,但中国人的体育心态却仍然幼稚。“惟金是从”的功利心态,是对奥运精神的背弃,也是横亘在中国与体育强国之间的一道鸿沟。

一个体育强国的标志,是对于胜败的平常心,和对每位参赛者的普遍尊重。

在伦敦奥运赛场上,我们能够听到另一种掌声,这种掌声同样热烈,却更加激励人心:

在8月1日的赛艇比赛中,尼日尔赛艇运动员伊萨卡完成了自己一个人的奥运之旅。虽然他花费的时间比冠军多了将近100秒,但他得到了现场观众自始至终热烈的欢呼。伊萨卡说:“4年前我曾经错过了一次,这次我不会错过了,能够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觉得自己太伟大了。”

在女子花剑个人16进8的比赛中,德国女剑客卡洛琳·格鲁比特斯基不慎被对手刺中喉咙流血倒地,但在人们都以为她会因此退赛的时候,格鲁比特斯基经过简单治疗后整理装备重入战斗。尽管仍以失利告终,但她仍然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冠军收获金牌,他们赢得尊重。在奥运赛场上,只有失利,没有失败。

不可否认,作为竞技体育的赛场,奥运会的精彩往往通过运动员们对金牌的争夺实现,胜利是每位参赛者的追求。但争夺金牌不是比赛的全部,体育精神的高下也并不与金牌榜挂钩。

幸运的是,我们收获了反思。网友用“微博”之力力挺喻丹和吴景彪;《都市时报》在舆论讨伐中为“耻辱”说向周俊正式道歉;在一家网站的调查中,有4成网友表示“越来越不在意”中国夺金数,只要“努力”就好……这一切都表明公众逐渐走出传统思维窠臼,向真正的奥运精神回归。

正如前国家羽毛球队队员鲍春来所说:“我希望大家不要只看到金牌,没得金牌的运动员也付出了辛苦和汗水,不要让他们的努力被金牌的光芒所盖过,他们也努力和拼搏过!同样值得尊重和骄傲!”

真正的奥运精神是参与,是团结,是公平竞争。金牌的意义,只是为了鼓励人们不断超越自我、突破极限,为了激励全人类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行。让每个运动员展现自我、获得快乐,让每一位观众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和激励,无疑比金牌更加重要。

也许我们应该重温一遍顾拜旦的另一句名言:“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如此,才能真正“激励一代人”。

来源:新华网   编辑:许银娟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