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个村民”
“一行4人,没有市、县领导陪同,拎着行李走着来的村委会。”今年刚刚卸任砖壁村支部书记的李同书现在仍清楚地记得袁纯清第一次到村的情景。
事实上,当天,越野车已经快到村口,但袁纯清早早地下车,把它们打发回去了。在李同书看来,“原来干部下乡有一种说法,叫‘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袁书记可能是怕小车进了村,村民会有这方面的看法。”
2010年11月30日,山西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首次作出干部“下乡住村”的决定。2011年5月30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牵手”砖壁村。
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一个被“红色”浸染的贫弱小村。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总部驻地,也是著名的百团大战的指挥部所在地。
作为上世纪60年代的回乡知青、村干部,袁纯清与农民有着“见面三分亲”的情结。即便如此,袁纯清第一次现身砖壁村时,村民们与这位下乡的省委书记并不亲近。
但一年过去,袁纯清靠着本色很快就与村民打成了一片。最初躲在人群中行“注目礼”的村民开始主动上前,与袁纯清推心置腹地谈自己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希望帮他们出主意。
“跟老百姓面对面,不如和大家肩并肩。”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原书记沈浩生前的体会,袁纯清颇为认同,这句话不仅被他多次引用,还被他带进了砖壁村。
2010年11月30日,袁纯清在山西省委全会上强调,干部“下乡住村”要做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为了与村民贴得更近,袁纯清在细节上也很讲究:穿布鞋、戴草帽,着装要“土一些”,干活歇息也要坐到地头与村民“拉家常”。
今年4月12日,袁纯清第四次到砖壁村。在村口,当他看到村民们正在种植核桃苗,就径直走进地里,与大家一起干了起来。近2小时,“铲土、踩土、扶苗、浇水”,袁纯清按照工序做得毫厘不差。为了提高工效,他还提出3人分一组,进行劳动竞赛。
虽然已届花甲,可在村民眼中袁纯清依旧是个种地的“好把势”。
“老李,我又回家来了!”袁纯清走到“房东”李克斌家的院子时,喊了一嗓子。虽然年长李克斌一岁,但袁纯清已经习惯了“老李”这个称呼。
此次“回村”,袁纯清特意给老李带了盒好茶,以感谢住村期间在起居饮食方面得到的照顾。
由于共处一院,李克斌有许多与袁纯清单独交流的机会。李克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我就是一个农民,没想到能与省委书记朝夕相处,更没想人家能这样对咱。确实很感动!”
住村期间,袁纯清一直以“村民”自居,戏称自己是砖壁村“第431个村民”。许多场合,袁纯清也将自己视为砖壁村的一分子。
今年1月,李克斌与村委会主任李跃军受山西广播电视台邀请,到太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录制。看到李克斌,袁纯清满面笑容迎上去并致歉:“年前忙,回不了村,代我给全村人拜年!”
乡村“设计师”
袁纯清与84岁的肖江河也颇为投缘。去年5月,袁纯清登门拜访了这位老人,还请教了关于八路军的许多故事。也是从去年年底开始,肖江河就忙了起来。
受武乡县县委之托,这位抗战时期朱德总司令亲点的“儿童团长”,像过电影一样,在记忆中一点一点搜寻当年八路军在砖壁的片段,然后再用工整的小楷誊写在稿纸上。如今,8万余字的书稿《八路军在砖壁》已到收尾阶段。
“按照村里的发展规划,总部旧址前3里长的沟,要发展红色旅游,以再现当年八路军在沟里打靶、备战的场景。这里头的大部分场景设计就要来源于这本书,要按图索骥。”肖江河所说的“沟”,正是袁纯清为砖壁村制定的旅游规划“一山一沟一村”的一部分。
去年5月30日,袁纯清到砖壁后,首先在村口仔细环顾了一圈曾经的八路军总部——东面靠山,南、北、西三面临崖,抗战时期的天然屏障恰恰成为砖壁村新时期脱贫致富的“瓶颈”。两年前,该村人均纯收入仅有2600多元。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袁纯清先后走访了10余家农户,分别召开了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包村干部等五个座谈会。有的座谈会就在“房东”李克斌家的院子里开。
“院子里围坐了一圈人,发言都很积极、踊跃,所以会开得比较长。”据李克斌回忆,袁纯清两个晚上都休息得很晚。
袁纯清希望依托砖壁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恢复老村面貌,再现“家家住过八路军,户户都有子弟兵”的历史场景,加上总部旧址前的巨型沟壑与正在建设的游击战体验园,最终形成“一村一山一沟”的红色旅游格局。他还极力动员村民发展农业观光采摘与以农家乐为主体的餐饮住宿业。
省委书记的思路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认同,发展规划最终锁定为特色农业与红色旅游。这两大产业也被村民称作是“十二五”末砖壁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的“双引擎”。
“袁书记住村砖壁,不仅为这个村确立了发展方向,还在期间酝酿形成了‘6000名领导干部包6000个贫困村’、‘把农民收入翻番纳入领导干部考评体系’等决策。”山西省委组织部某处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