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11日从北京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工程”启动仪式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北京大学牵头、两岸四地多所著名高校教育机构共同推动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工程已正式启动。
文化部非遗司代表、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屈盛瑞,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北京大学校领导特派代表陈跃红,著名文化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吕品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企业和传承人代表,台湾推广教育协会、香港国际教育基金会等两岸四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联盟”机构代表,以及国内约30家媒体记者出席该会。
当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各方面成果显著、影响很大,保护体系初步形成。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普通民众对许多非遗项目认识不清、代表性项目保护推广深入程度不够、基层保护工作队伍亟待提高、社会保护推广力量整合不够、非遗教育传承体系有待加强,尤其是青少年缺乏了解认识的机会等等。因此,结合大学的学术资源和社会力量,协助政府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全民参与的大格局,十分必要。
据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介绍,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工程”包括:
(一)设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协助文化部推展相关学术研究、宣传、推广、展示、演出、传习、市场化保护等工作;
(二)筹组两岸四地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联盟”;
(三)建立非遗展览中心,提升非遗生产性项目保护与展示工作;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推广,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五)编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系》;
(六)筹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基金会”。
文化部非遗司充分肯定了北京大学在筹备工作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希望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为契机,努力建设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示范工程。
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屈盛瑞指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的成立和推广工程的启动,对于加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广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都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参加发布会的媒体有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等近30家。
本次新闻发布会并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工作座谈会”。邀请目前国内非遗研究专家、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代表,如北京漆雕、长沙开福湘绣、福州脱胎漆、武夷山大红袍茶、中国丝绸博物馆、云南普洱茶、安徽掐丝珐琅、西藏藏药等近五十人参加,将共同致力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与推广。
来源:中国日报网(记者 冯媛 通讯员 邓世謇)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