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手机让我们交流更自由了吗

2012-05-29 09:22:16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一块小小的屏幕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人与世界之间的窗口。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天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0.3亿,很多人甚至将手机形容为现代人的“人造器官”,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手机给人类带来极大自由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的沟通和交流戴上了枷锁。

“以前玩手机,是为了把大家聚在一起; 现在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一起玩手机。”

今天,不少手机用户时刻被微博、微信、人人网、QQ等即时通讯软件、社交网络软件轮番轰炸着。在海量的信息世界里,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却不知道到底要找什么;储存的手机号码越来越多,却不知道要打给谁;大家手机互动越来越频繁,却从来没有时间见面。

马克思说:“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技术越繁华,人心越荒凉。人类曾不止一次在突飞猛进的技术面前,感觉到与之相伴的孤单。

人类的交流是一项复杂、丰富、需要技巧的过程,我们的情感往往隐藏在聊天过程中那些不经意的手势和眼神中。但手机简化了我们的交流,由于不能看到对方,我们需要的,只剩一个最简单的答案。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直接而浅薄,人际关系变成了手机里储存的号码,有时只要点击一下删除,我们就再也不会与之有任何联系。

某种程度上,人和人的关系逐渐成为手机的附属品,成为技术的附属品,而消费主义的盛行又加重了这种异化。今天,人们购买和使用手机,会被琳琅满目的品牌和型号弄得不知所从,会被各种各样的话费套餐迷得云里雾里。有多少人会认真想想,自己是需要一部手机来沟通,还是需要手机来炫耀?

正如德国哲学家弗洛姆所说,人制造了像人一样行动的机器,培养了像机器一样行动的人。各种“指头族”、“微博控”、“线上人”已经像一种症候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年轻人中蔓延。最直接、最真诚的交流逐渐被各种“分享”、“圈人”所取代,我们关心每一个“粉丝”的感受,却忽略了与身边人的分享。

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植根于我们融洽和谐的社会文化,融洽和谐的社会文化来自于人们之间的彼此信任,来自于我们坦诚真挚的交流沟通。我们需要更多地放下手机,把目光从那块小屏幕上移开一段时间,看看身边的风景,听听朋友的倾诉,谈谈人生的意义。

技术带来了便捷,但便捷并不意味着自由;人应该掌控技术,而非被技术掌控;我们需要经常握住朋友的手,而不是自己的手机。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于姝楠

编辑:于姝楠 标签: 1983年 谷歌 话费套餐 手机用户 手机互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林丹、白岩松领跑东莞迎苏迪曼杯长跑

“更新空间”推出海洋球乐园

美女游客为兵马俑礼宾哨武警擦汗

五一小长假:秦兵马俑创下单日接待量6万人记录

精彩热图

重庆99对新人穿汉服穿越“桃花源”(高清组图)

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遭恶意刻字

深圳海边游客爆棚如“下饺子”

劳动节假期上海外滩游人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