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干涩要多眨眼
我们在看东西时,眼睑就好比汽车的雨刷,通过眨眼这一动作持续地将泪水均匀地涂布在角膜及结膜上。千万别小看眼睛表面这薄薄一层泪膜,它起着清洁、润滑、营养和杀菌的关键作用。
一般情况下,人的眨眼频率在每分钟15到20次,但当我们集中精力注视屏幕时,这一频率就会锐减到每分钟2到3次。眨眼次数减少最直接的结果就导致泪水过度蒸发,眼表面的知觉下降,泪液分泌减少,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眼红、眼干等一系列症候群,这在医学上被统称为 “视屏终端综合征”。如果不予以重视和早期治疗,往往会变成干眼症。
柯碧莲主任医师建议,长期面对电脑者要想避免眼睛出现干涩不适,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一,把屏幕放在略低于视线的位置,使眼睛处于下视及眼睑变小的状态,这样可以减少泪液的蒸发。
二,每隔40到50分钟左右,主动眨眼数次,这样既能增加眼表面的知觉,促进泪液的分泌,还能够缓解持续注视引发的视疲劳。
三,在办公室等密闭的空调环境内,可适当使用加湿器,使湿度保持在50%至60%的舒适状态。
四,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眼干。
五,如果干眼症状比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人工泪液是目前治疗干眼症最重要的方法。
长时间近距离最伤眼
电脑的荧光屏是由众多小荧光点组成的,眼睛注视屏幕时必须不断地调整焦距,以保证视物清晰,时间一长,就容易造成睫状肌的调节紊乱。尤其是平板电脑的亮度往往比普通电脑要高,更易引发视疲劳。
柯碧莲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儿童在玩平板电脑时,往往会贴得很近,而且不注意休息。对此,家长一定要加以引导。而青少年正处于眼部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脑,可能会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加重近视的发展。家长应该特别予以重视,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用眼习惯,保证其合理的眼部休息时间。
除了青少年儿童外,成年人在使用电脑时也要注意根据周围的环境,适当调节屏幕的亮度,尽量减少巨大的视觉反差,以免引起眼部调节紊乱。在光线相对充足的环境中使用电脑,能减少睫状肌的频繁运动,减缓视疲劳的发生。
多做眼部按摩,比如眼保健操等方法能有助于放松眼周的肌肉。不妨在电脑里装一个定时小软件,每隔一段时间就提醒自己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做做眼保健操,并向远处眺望。
此外,在日常饮食中还要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叶黄素等能缓解视疲劳的食品。
常对电脑需保护黄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眼科专家开始关注平板电脑光谱中的蓝光光谱和闪烁频率对眼部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柯碧莲主任医师指出,目前虽没有医学证据表明,电脑屏幕会引发眼部的视网膜疾病,但动物实验已经证实,由蓝光引起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障碍会加重视网膜变性。长期注视电脑屏幕所存在的潜在视网膜危害值得关注。
现代人的生活往往离不开电子屏,专家建议,经常接触电脑的人应该适当补充叶黄素、玉米黄素及类胡萝卜素等能够营养视网膜“黄斑”部位的食品。如柑橘类水果、山楂、鲜枣、猕猴桃、草莓、新鲜坚果、豆类、黄玉米、黄小米等。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