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和西药临床合用,究竟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抵消,目前还缺乏实证数据。因此,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必须考虑安全性问题
感冒了,开点“板蓝根冲剂”;腰酸了,开点“六味地黄丸”……这是不少西医给患者开出的中成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中成药是由西医开出的。
选用中成药,必须遵循中医处方用药原则,如“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依法选方”等。否则,不但于病无益,甚至会因用药不当而引发不良反应。比如,日本曾将小柴胡汤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炎,有人长期服用,结果出现间质性肺炎,这就是滥用中成药导致严重危害的典型案例。
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中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医学体系。西医对中医理论基本知识和中药药性了解不够,在应用中成药方面经验不足,难免会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对于以发热、咽喉肿痛为主诉症状的风热感冒来说,“板蓝根”很管用;而对于风寒引起的感冒,则效果较差。如果西医对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缺乏了解,遇到感冒患者就开“板蓝根”,不仅药不对症,而且可能引起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008年北京市18家三级以上综合医院与部分中医医院调查结果显示,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不合格率最高为43.4%。
西医开中药还有一个弊端是,西药与中成药开在一起,容易出现药品间的配伍禁忌,轻则会降低疗效,重则会增加毒副作用。例如,含有机酸的中成药,如大山楂丸、人参健脾丸,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否则会出现结晶尿、血尿等。这些禁忌在药品说明书以及相关教科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此外,中成药所用的原料均为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物质,化学成分极为复杂,很多药理尚不清楚。中成药和西药临床合用,究竟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抵消,目前还缺乏实证数据。因此,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必须考虑安全性问题。
当然,如果因为中西药混用的安全性问题,禁止西医开中成药,并不利于中药事业发展。最好的办法是,让西医也学点中医。西医开中药,首先要“西学中”,补上中医基础课。“西学中”要从医学院校教育开始。在现行的医学体系和教育模式下,中医必须掌握西医知识,西医却不必掌握中医知识,结果导致西医走上临床后,除了一些中成药名称之外,对中医知识一片空白。今后,西医院校的课程安排中,应加强中医基础知识教育,这样才能让“西学中”落到实处。同时,要从医生培养制度上倡导西医学习中医,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班、中成药使用学习班,促进中成药的规范使用,造就一批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
药品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是福,不合理使用就是祸。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用之得宜,皆有功力;用之失宜,参、术亦能为害”。因此,为了尽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中成药临床使用指南》,规范西医用药行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