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太湖工业经济初显“榕树效应”

2012-04-17 14:22:44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季度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同比增长71.14%;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6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2个,数字一个比一个数字喜人。近年来,安徽省太湖工业经济快速扩张,这主要得益于该县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打破发展思路,大力实施“451”振兴计划,主导产业逐步清晰,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科技板块是拳头

金张科技即将上市,这个消息是近期安徽省太湖最大的新闻。大家没想到,一个落户太湖3年不到、一期占地仅27亩的企业能够吹响太湖企业上市的号角,这也是太湖县近年来重打科技牌、突出工业板块效应的结果。

近年来,太湖县一改全民招商、“盲目”招商的老办法,另辟途径“广泛撒网、重点培养”,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按照环保化、品牌化、科技化、低碳化导向,大力培育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选择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和项目。目前,该县高科技企业已经初步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局面。

金张科技就是第一批高科技企业,该企业不仅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生产,而且在2011年总产值已经过亿,像这样的企业,太湖还有华强科技、润邦科技、宏宇五洲、精星机械等,涉及装备制造、精细加工、医药化工等多个行业。这些企业,无论是在总产值、回报率以及税收等方面都占据了该县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了太湖经济扩张的拳头。

传统产业作基础

工业是杠杆,农业是基础。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太湖始终没有丢下农业,也没有简单地进行“工业反哺农业”,而是想方设法把农业做成工业,全面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业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十一五”以来,太湖以生猪、肉鸡、油茶、板栗、茶叶等五大农业产业为骨骼,其它为补充,按照产业现状、地形地貌、历史沿习等,对农业重新定位,形成规模,实现突破。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拥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兴牧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肉鸡养殖的公司,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养殖规模名列全省五强,现在已拥有20万套父母代种鸡场,达到了年孵化苗鸡2500万羽、年出栏肉鸡3000万羽的能力,签约农户1200户,年产值已经达到5亿元。注册的“西凤黄”商标已取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证书,并先后荣获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等光荣称号。

像这样的农业龙头企业,太湖县目前已经有10余家,他们完成了从农业到工业的完美转身,破解了农业发展瓶颈。为强化基础,该县还着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规范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工作,积极探索互助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途径,努力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和智力支撑。

创业园里成长快

为破解返乡创业人员多方面制约,支持小微企业破蛹化蝶,太湖县不仅在4个乡镇筹建了农业工创业园;还在县经济开发区设定专门区域,挂牌劳动创业园和民营经济园。7个“园中园”相对独立又互为依托,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重点企业输血送氧,为挖掘地方资源创造条件。

国贤水产就是劳动创业园中的一家企业,该企业老板韩国贤原来在太湖开一间门面,售卖土产品,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也曾想过把这些土产品进行包装推广,但苦于资金欠缺,不能如愿。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在创业园的帮助下,不仅圆了自己的创业梦,而且提升了太湖土产品的档次,推动了土产品价格上扬,为地方群众增加了收入。

通过创业园的“孵化”,该县一大批地方小企业、小品牌正在快速的成长。截止目前,该县7个创业园内进驻的企业已经达到了60多家,年总产值超过2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储备了项目,增添了后劲。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记者 曹微 通讯员 曹传林)编辑:马原

编辑: 马原 标签: 太湖 工业经济 榕树效应

精彩热图

新娘幸福拥有520长婚纱

百元真钞长出“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