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日前在听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认为《报告》实事求是,振奋人心,即将实施的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也让人耳目一新,气势宏大,并就此谈了自己的几点认识。
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有以下两个基本判断和印象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代表的工业经济和以信息化、知识化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混合发展的时代。报告和规划将中国经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列,选择多轮驱动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既符合我国现代化所处阶段的特点和要求,也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我们有可能在未来的50年内走过西方发达国家200年走过的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两个阶段。
二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对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有两个判断
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正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列入“十二五”规划的,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经济区在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教育的作用显示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基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目标,需要稳步提高河南人民受教育的程度,需要一大批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支撑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教育是中原崛起、河南腾飞的翅膀。
二是教育是中原经济区1.3亿人生活幸福的显性标志。总理在报告中讲“十一五”期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时指出:优质教育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这一问题在中原地区尤为突出。占全国人口总量十三分之一的中原经济区,不能充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就很难说取得了成功。教育不能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