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尤克热秀云手中捏着小纸条,口中念念有词地跳着快乐的健身舞步——在运动中学习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已经成为这个中国人口最少民族之一的赫哲族老人冬季“炼”歌中的“保留曲目”。
汽车沿着千里冰封的黑龙江行驶,皑皑的积雪仿佛正静静地聆听着乌苏里船歌的回响。根据最近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赫哲族人口只有5000余人,作为人口不足万人的中国六个少数民族之一,赫哲人自商周时代起,就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世代延续着夏捕鱼、冬打猎的生产方式,由于长期以鱼皮做衣服,所以又有“鱼皮部落”的别称。
“我们这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就是赫哲族文化传承的活化石了,能更多地抢救、传承、展示本民族文化艺术,也是我们这些老伙伴最大的心愿,为此我们必须有个好身体!”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尤克热秀云告诉记者,赫哲人过去生活全靠大自然恩赐,上山围猎、下河捉鱼,没有卫生和教育保障,老辈人平均寿命也就35岁左右。如今,大家依靠开农家饭店、自制手工艺品、景区当导游等方式增加收入,体育部门还添置很多健身器材修建了健身广场,现在赫哲人的平均寿命已经提高到了65岁以上。
作为地道的赫哲族人,尤克热秀云老人夏天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聚居乡旅游景区兼职导游和传统服装模特,冬季回到同江市区练习赫哲族传统说唱艺术“伊玛堪”、缝制旅游工艺品鱼皮衣。
“今年又整理出了一段伊玛堪,我每天晚上都边健身、边练习,很锻炼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尤克热秀云老人说,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以讲唱古史和英雄故事为特色,由于赫哲族没有文字,这种艺术的传承只能通过老人口口相传,如今她也只能用汉语简单标注。
提起自己的另一项健身活动“鱼皮衣制作”,尤妈妈也是兴奋不已。“去年在妹妹的帮助下制作了几套鱼皮衣,被北京的收藏家和一些博物馆购买了,如今一套做工精细的鱼皮衣可卖到近万元的价格,”她在自豪的同时也有些抱怨,“这个活儿有点累,今年还是少干点,还是好好充电准备夏天做好导游吧!”
为了让赫哲人更好地生活,有着更好的健身环境,当地体育部门也在努力寻找现代健身和传统娱乐项目的共赢。同江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袁福成说,近两年,在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推动下,同江市完成农民健身工程5个,全民健身路径16套,特别是为街津口赫哲族聚居乡添置了两套城市健身路径,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健身选择。
“今年的重点是加大对街津口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的开发和推广,举办一些具有赫哲特色的叉草球等体育健身项目比赛,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开发旅游资源,”袁福成说,届时赫哲族的“炼”歌将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