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作为云南省咖啡产业化种植最早的地区,种植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发展到130万亩的今天,保山市也发展至23万亩,超出了《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中到2015年发展至20万亩的目标。
老产区殊荣不断
保山的小粒咖啡享誉全球,早在1958年英国伦敦国际咖啡品尝会上就被评为一等品,获“潞江一号”美称,1980年的全国咖啡会议上公认为“全国咖啡之冠”,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咖啡生产基地之一,潞江坝小粒咖啡更成为支援全国良种的咖啡品种,如今它的“子孙们”都已经遍及全国。
1992年10月保山小粒咖啡在中国农业博览会获银质奖(最高奖)。1993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咖啡评比大会上,保山小粒咖啡荣获世界“尤里卡”金奖,从而在世界咖啡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潞江小粒咖啡”的主产地保山尤其是潞江坝的咖啡高产栽培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曾创造过亩产800.61公斤的惊人纪录。随着无荫蔽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定植第二年投产,第三年就可获得高产,亩产150公斤以上,并有可靠方法以保稳产。
在各咖啡主产区推行科学化种植的今天,咖啡套种其他经济作物作为荫蔽树的做法在德宏、普洱、临沧得到相当的重视。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咖啡品质,经济作物还能产生额外收入。
据保山十岸咖啡有限公司负责人段绍山介绍:“最近10多年来,保山大量发展了卡蒂姆品种,一亩将近700株的咖啡树,太过密集,不仅不好采收,还影响咖啡品质。铁皮卡、波帮、A4288最早在保山种植的这些优良品种相继消失。”
据一位业内人士描述:最好的咖啡在保山,最差的咖啡也在保山。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胡路指出:“保山的咖啡品质两极分化严重,有最好的咖啡也有最差的,品质上参差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