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省贵阳市拉开帷幕。中国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久,贵州省副省长谢庆生,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班程农,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杨健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为了进一步加深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推进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务实性合作,推动区域文化的发展,2008年在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人民政府的合力推动下,首届中国-东盟“交流周”活动在贵阳市举行。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贵州又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交流周活动,与会者本着积极、务实的精神,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就共同关心的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前几届“交流周的”举办,确立和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建立教育领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搭建了教育交流合作宽广平台。同时拓展了贵州对外宣传的新途径,展示了贵州对外开放新形象。数据显示,中国赴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从2008年68510人生生到2012年82431人,年均增长6960余人;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从2008年34735人上升到2010年的49580人,年均增长7420人。目前,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留学人员已近9万人;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已突破5万人。
贵州省副省长谢庆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与前几届相比,本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开放创新、务实合作”为主题,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广泛性、代表性、实效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为办好交流周活动,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贵州省将竭力为双方深化交流合作创造条件,竭力整合各方面资源参与交流合作,竭力履行每届“交流周”所签署的协议内容,拓展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创新“交流周”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拓宽合作渠道,深化务实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在促进双方人文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以及经济贸易合作。
近年来,通过利用“交流周”这一国际教育交流平台,贵州省全面深化与东盟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快速推动高校国际化京城,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其中贵州大学近年与东盟国家40多所高校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并被国家纳入政府奖学金项目学校,成为中国10个教育域外基地之一,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他省内高校的国际交流也在蓬勃开展,积极东盟国家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质性项目合作关系。
据了解,超过100名来自东盟各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高校校长和学生代表将在为期三天的活动期间参加包括美食文化节、多个相关领域产业论坛、人才培养会以及东盟10+3“了解中国”项目工程等共计13项主题活动。贵州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努力扩大开放对贵州教育刻不容缓,全省高校将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中国高校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记者 赵凯 实习记者 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