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据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葛为砚介绍,2011年,山东省在国家减排监测体系考核中再次获得第一名,实现了“三连冠”,这标志着山东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截至2011年底,山东省已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1个,国家级生态市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17个,国家级生态村6个。山东已成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选取20个市、县(市、区)作为示范区,实施重点整治项目304个。
全省17设区城市共监测52处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项目年均值均达标。与2010年相比,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1%和30.5%,继续呈持续快速改善态势。
山东制订了全省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组织17市编制实施了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对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严重超标且改善不明显的地区,采取定期通报、挂牌督办、行政约谈和区域限批等综合措施,予以督促解决。
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成脱硫设施(含停产)的钢铁烧结机面积占总面积的72%,300多万千瓦现役燃煤火电机组完成了炉内和炉外脱硝改造。全省空气质量良好率同比上升10.2%,二氧化硫和PM10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4%和11.2%。
目前,全省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11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0.48%,较去年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在2011年,国家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考核中,山东省再获第一,实现了淮河流域治污考核“五连冠”和海河流域治污考核“三连冠”。
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加快生态山东建设,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山东省将在17个区市所有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开展PM2.5监测,每市选择2-3个点位开展能见度监测。
据葛为砚厅长介绍,目前监测设备公开招标采购工作已经结束,预计6月底前可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联网工作,7月1日起进入监测试运行阶段,届时,山东省将适时公布各市PM2.5浓度和“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记者 王倩)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