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新闻媒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国日报走基层
顾朝礼:40年如一日坚持为村民放小广播
2011-12-02 09:05:18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今年60岁的顾朝礼是云南省嵩明县牛栏江镇老猴街村委会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40年来,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全村委会的村民播放小广播,为当地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一大清早,我们就驱车来到距离嵩明县城15个公里的小村庄。当我们问及顾朝礼为什么会坚持播放广播的时候,个子不高、稍显发黑的顾朝礼很谦虚地说:“这没什么,放广播是我一辈子都喜欢做的事情,能为老百姓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我感觉很高兴。”

谈起以前工作的经历,顾朝礼一显当前的拘束,对我们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

70年老猴街村委会成立广播站,72年6月顾朝礼就到这里工作直到现在。当时还年青的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这行工作中,并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无线电技术。当时都是手动放广播,顾朝礼都是住在广播室里,每天放将近8个小时左右的广播。

“以前没有电视,全靠放广播指挥人民的生产,宣传党的政策。我是一边放广播,一边搞维修”。“当时站里的扩音机经常坏,要拿到昆明和县里才修的好,没有车,走路来回都要一天的时间,修一次都要好几百元。我又爱好无线电,所以站里的设备都是我在修,一年下来可以省几千元,在那年代几千元可不得了”。“当时周边邻村的收音机都是我修,后来我也修电视机。”“原来是手动放广播,75年我发明用闹钟控制放广播,可以做到放广播时准确无误,95年是用微电脑控制了。当时开全乡万人大会都是在我们这里召开,主要是我们这里72年的时候全村每家一户都有小喇叭,现在是在电杆上分段按装喇叭,我们村委会共装了10个25瓦的高音喇叭,已达到100%的覆盖率。”说起这些,顾朝礼可得意了。

在简陋的广播室,顾朝礼一边擦着播放机,一边指着一台古老的机器,问我们这是什么?我们互相望了望,不知道这是什么神密的东西。顾朝礼打开盒子,骄傲地说“这是一台盘式录音机,是我刚参加工作时,花420元钱到县广播站买回来的,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我是走着路到嵩明又把它背回来,把当时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用这台录音机录下来,反复播放给人民听,这台盘式录音机可是我的宝贝。”

云南省嵩明县牛栏江镇老猴街村委会距离属半山区,共有6个村民小组1200户人家4860人,其中回族人口占四分之一,是全县回汉杂居较多的一个村委会。在这个村里,早已流传着这样一些话:“回汉同饮一口井、同用一道梁”、“广播三天不响,群众就有意见,”“广播每天不响,学生读书就会迟到”。听广播已成了老猴街村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已成为人们精神享受的文化大餐。

今年74岁的撒金祥老人,是老猴街清真寺管委会的一名成员,虽然已是74岁高龄,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激动地说“我   ”

今年53岁的陈培能,是老猴街村委会的一名村委委员,他说:“我读小学时就开始听广播一直听到现在,每天6:30还没起床我就能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节目,比如安全上的问题、水稻病的防治还有一些民生的问题,我们都能听到。前久有些群众早上听到国家养老金的补偿,下午就来我们村委会问为什么他们没有发着,我们就解 说国家才刚刚出来的政策,到我们地方上还有一段的时间。所以这个广播我们老百姓都喜受听。”

“这个广播对我们村委会来说,作用也很大,逢年过节,通知各家户要注意安全、要保持清洁都很方便。小孩要打预防针,或者要开个群众会,在广播里一通知,大家都来得很整齐。老猴街村委会书记、主任王少云介绍说。

当我们问顾朝礼还会一直坚持在这个岗位上?他感慨地说,“工作了一辈了,已经成习惯了,只要党的需要,我会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听众朋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又和你见面了……”,这个富有磁性的声音,对于老猴街村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它将伴随着全村的人民度过一天又一天美好的日子。

当我们结束采访时,天色已晚,村民们结束了忙碌而又紧张的一天,他们休闲地散步在小道上,听着喇叭声,细细品味着,喧闹的小村庄在夕阳中呈现出一种和谐、静谥的美。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通讯员 岳倩) 编辑:宁波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社会共治 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
>> 详细

各地新闻
>> 详细
点击排行
  平易近人中更显大国领袖风采——俄罗斯友人眼中的习近平
国信办将严打网络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