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活动资源包。至2011年上半年,由工作室开发的各类型、各学科操作性强、趣味性强、知识性丰富的科普活动课程达200多项,研发、完善了《民族蜡染》、《磁与电》、《自制再生纸》、《浮力的秘密》等四个活动资源包,并制作出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和课程教案,实现科普资源共享,便于快速推广运用,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发展思路和建设模板。其中的数十个精品活动资源箱(如“有趣的气球实验”、“神奇的浮沉子”等)已经在柳州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百色留守儿童科学活动室等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北部的革命老区,广西科协、文明办等部门依托右江百里文明河谷乡镇文化站这个有利平台,建立农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并在其中创建共建起 “留守儿童科学活动室”。 135个未成年校外活动乐园建成后,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应农村未成年人心理诉求和成长规律的活动,成为深受孩子们欢迎的校外乐园。
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梁春花说,根据广西地区的地域、人文、资源和科技特色,在未来的3-5年内,科学工作室将加强开展科普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能力,创新活动方式,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争取把科学工作室建设成全区一流的青少年科普活动资源服务场所;同时发展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加强科普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共建共享,与自治区文明办在全区乡镇文化站共同建立农村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将科学工作室模式与乡村学校少年宫相结合,将科学工作室的网络覆盖全区。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记者 鞠川江 火炎)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