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民生工程促和谐发展
青海“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经过5年努力,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社会管理水平上一个大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和12%;人均经济总量、人均投资强度、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六个方面走在西部前列。
“围绕这一目标,今后5年青海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实施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全民健康和社会管理创新等十大民生工程,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张守成说。
据张守成介绍,通过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到“十二五”末,青海要基本实现12年免费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通过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力争5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转移农牧区劳动力500万人次;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此外,“十二五”期间,青海将规划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0万套、农牧区保障性及奖励性住房50万套,基本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和农牧民用电问题。
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规划、措施极大地鼓舞了青海各族干部群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副州长乔学智说:“政府规划中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的目标,凸显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顺应了青海各族群众的利益诉求和过上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孙发平认为,解决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的民生问题,才能切实推动和谐社会共建共享,而民生改善反过来会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而有效拉动消费增长。
“‘四个发展’体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区域平衡与内外资源协调发展以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是一条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孙发平说。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