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在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分组交流现场。摄影:王淑
西藏社科院原院长次旺俊美在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分组交流现场。摄影:王淑
梅·戈尔斯坦在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上进行交流。摄影:王淑
参加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的代表在交流发言。摄影:王淑
参加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的海外学者。摄影:王淑
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分组交流现场。摄影:王淑
正在西藏拉萨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汇集了众多来自海内外的知名藏学专家和关心西藏文化发展的境外藏胞等人士。在藏、汉、英三语翻译的环境中,藏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多次思想碰撞,气氛轻松自由,畅所欲言,以至于主会人提醒规定时间到,热烈交流发言仍在进行。各家有着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所有人的共同愿望是,如何更好保护与传承好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整个传统藏文化。论坛的协办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总干事、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拉巴平措对本届论坛评价极高,称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加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分组讨论的专家学者包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拉巴平措,美国俄亥俄州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教授梅·戈尔斯坦,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丁伯格,俄罗斯社科院东方研究所教授乌拉迪米尔·乌斯宾斯基,西藏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次旺俊美,旅英藏胞、活佛阿贡,西藏大学副校长强俄巴·次仁央宗等等。
8月21日上午进行的分组学术交流分成了两组,第二组原本设定了30个座位,结果吸引了包括西藏大学学生在内的众多听众,最后增加至70多人。讨论交流从一开始,专家们就进入了自由而又深入的学术交流氛围,无赘言而论题立意深刻新颖,专家学者互相尊重各自的学术观点,并发表了客观的见解。当交流探讨一结束,他们就为西藏传统文化发展未来达成共识表达了美好的期愿。
旅英藏胞、活佛阿贡此次来到西藏,觉得拉萨天气凉爽,心情舒畅。他为能够受邀参加这样的论坛对主办方表示了感谢。他说,尽管英国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中国不同,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做了形式不一的努力,主要依靠社区和小组自愿收集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例如通过网络等媒介进行展示和宣传。所以,非物质文化保护,是一个不分国界的人类共同话题。他同样也关心藏语言和西藏的文化旅游发展。并听西藏大学副校长强俄巴·次仁央宗介绍了西藏大学藏文教育和西藏唐卡、格萨尔、藏戏等传统文化传承情况。强俄巴·次仁央宗还对阿贡说,在21世纪的今天,西藏大学很多大学生会说藏、汉、英三种语言,视野更加开阔。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拉巴平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很多专家学者、国外藏学家和境外藏胞都是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参与本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的,他们在参观过程中,对西藏文化保护情况兴趣浓厚。“我也观察了参会的过程,本届论坛气氛开放,无拘无束,共同为了西藏文化的发展畅所欲言。在西藏文化保护和发展上,通过学习和交流,提出积极的建议来取得共识,例如对某个保护项目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将来无论在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西藏传统文化保护上,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中国西藏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