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专题>防灾减灾从我做起>新闻
应对极端天气成为青藏高原防灾减灾工作重心
2011-05-12 17:15:56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记者从青海省政府民政厅获悉,作为全球生态地位最突出、气候最敏感的区域之一,青藏高原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工作日益繁重,应对极端天气已经成为青藏高原防灾减灾工作的重心。

2010年,各种灾害给青海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8.77亿元。除玉树“4·14”地震外,极端高温、强降水天气带来的干旱、洪水和雹灾是造成上述损失的主要原因。

据青海省民政厅副厅长孙林介绍,2010年7月下旬至8月初,青海北部地区出现了近10年来罕见的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在31.1摄氏度到38摄氏度之间,高温天气持续12天。高温导致环青海湖、祁连山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死亡。

近年来,青藏高原还呈现出汛期提前、降水偏多、降水强度强、范围广、大暴雨日数屡创历史极值的气候特征。

与青海毗邻的西藏自治区近年来各类极端天气事件亦频繁发生。据统计,西藏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占到各类自然灾害经济损失总量的绝对比重。

据了解,目前青藏高原各地已经把应对极端天气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领域,不断致力于提升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水平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灾害应对能力。青海省在2010年10月颁布实施了《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这是中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政府法规。

来源:新华网 编辑: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科学发展 转变方式
>>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纪实
教育部回应学生汉语能力下降 称将制定写字标准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