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们有尊严地踏上回家的路
“爬”进车厢、“蜗”在角落,特别是绿皮车上与气温一样让旅客透心凉的服务,都意味着对旅客作为消费者权利的漠视。“管它像狗一样趴在地下,还是像猴一样挂在行李架上,反正你得当一回春运火车上的非人类动物”——网友“晒”春运故事,“晒”出尊严感尽失的愤怒
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开始。广袤的国土,13亿人口,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现行户籍体制导致社会转型期庞大的“候鸟”人群,诸多因素的叠加,使得中国春运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密集时间内最大规模的人口空间移动。
这样的人口移动必然产生运力供需矛盾,对交通运输部门、对全国各地区都是一个重大考验。而年复一年,春运的矛盾焦点都集中在铁路。这自然是由于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中低收入群体,理性选择回家的路,必然是铁路。
新年上班第一天,铁道部就公布了2011年春运工作方案,向各路局部署春运工作。从1月19日开始的40天时间内,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3亿人次,同比增加2554万人次,增长12.5%,日均575万人次。铁路春运客流每年都在增加,而年年的关键词都是“一票难求”。
为缓解“一票难求”,铁路部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种努力,首先是大修快修铁路,提速增运力。近年来,铁路先后实施了多次大面积提速,多条新线和电气化改造等工程陆续竣工交付使用,动车组、直达车等运输服务方式的革新,更有8358公里已投运的高速铁路,使铁路运输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然而,面对春运期间井喷的客流,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仍未得到根本缓解。何时才能消除“一票难求”的现象,铁道部曾数次修正“预测时间表”,就表明春运期间铁路运力供需矛盾不是单靠多修几条铁路、提速再提速就能解决的。
铁路部门当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方便旅客购票近年来在票务创新上也想了不少办法,如增开售票窗口、扩大电话订票范围、对学生和民工集中售票,试行售票电子支付等。铁道部自去年试点进行了实名制售票之后,决定在今年将实名制售票范围扩大,并探索网上售票,电话订票和电子客票服务。而打“黄牛”抓票贩,也是年年都要温习的功课。
不过,春运的现实与让人们有尊严地踏上回家路的期待,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一票难求”也引起最高层的关切。2009年1月14日,面对春运供求矛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有关春运火车“买票难”问题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铁道部要开动脑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并公布于众,以化解矛盾,确保春运任务顺利完成。
自总书记的批示之后,春运又走到第三个年头,铁路如何开动脑筋、便民利民,还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一票难求”问题,民意仍强烈指向铁路管理和体制,指向票务不透明和售票方式落后。说到底,春运年年难过年年过,绝大多数人都拿到了回家的票,只是,票拿得太难太没有尊严,从而让“回家看看”的幸福感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