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25%
○去年底,全国1444座博物馆免费开放
○今年初,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24万个
○10年后,全国将实现农村广电户户通
今年4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在北京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专门人才承担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课题研究,组成国家公共文化的智囊团;今年6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文化部门领导聚集一堂,献计献策。这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制度层面,日益成熟,因为制度设计的根本就是要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鲜明体现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基础设施发展迅速
村村通、农家书屋、共享工程遍布各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是设施,而我国的文化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只有加快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改变城乡严重不对称的状况,公共文化服务才能均等共享,惠及全民。
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为了让农业人口享受与城市人口同等的文化权益,至2003年,实现了全国62万个行政村的广播电视全覆盖;2004年到2006年,10万个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听上了收音机,看上了电视;2008年,直播卫星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收听效果不佳的问题,预计在今年底,共计71.66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将全面“扫盲”,连身处深山老林的农户都能收听收看到48套广播电视节目;再过10年,我国农村不但将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还将达到农村的户户通。
2007年3月,我国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在全国各行政村建立的农家书屋是农民自主管理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今年初,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24万个。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共享工程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工程自2002年实施,截至目前,已建成县级支中心2814个,覆盖率96%,乡镇基层服务点达到15221个,覆盖率44%,而村基层服务点也达到79万个,资源总量为90TB(万亿字节)。
此外,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等,由中央财政统一拨款,统一配送至农村,尤其是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乡镇受益更多,初步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问题,提高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均等性。
为了让图书馆、文化馆的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老百姓可以十分便利地享受文化,各地还在乡镇建立了分馆,并将服务网络大大延伸。
“自从图书馆在镇里开了分馆,儿子每天都能像城里孩子那样,天天去图书馆看书了。”浙江嘉兴市王家泾范滩村的村民金亚芳看着嘉兴图书馆乡镇分馆落成后,兴奋地说。在嘉兴,这样的分馆有20多个,分布各处,村民可以就近借阅最新书刊,也可以通过数字信息库共享200万册的图书资源。
上海嘉定区基本实现了城乡文化一体化,据区委书记金建忠介绍,区、镇(街道)、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建成,12个镇或街道成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58个村或居委会建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全区老百姓出门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其中一个文化活动场所。浙江、广东、天津、吉林等地相继实行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合作联办、委托管理,并发展流动图书馆和博物馆,使大众能够就近享受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政府主导坚持始终
免费开放,增加投入,体现文化的公益性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认为:公共文化属于国家和全民的公益事业,保障的是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所以,必须由政府主导。
近些年,正因为政府在公共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使国家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于民,也让国家的财政支出向文化倾斜,并使西部省份、欠发达地区得到优惠的政策扶助。
我国很多博物馆的硬件设施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2004年起,各类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逐步实行了免费制度,到2009年底,全国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已有1444座向社会免费开放,充分显示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公益性。
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并依据城乡具体情况和各地区的差异有所倾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基本保障。“十一五”前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超过900亿元,年均增幅25.28%。从2002年到2005年,国家投资4.8亿元,用于扶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的建设;“十一五”期间,为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共投资39.48亿元,用来新建和扩建2.67万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2009年,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修缮专项资金已达到3.03亿元;2009年到2013年还将安排资金10.59亿元,专门补助中西部地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到2009年底,全国已有2850个公共图书馆,3223个文化馆、38740个文化站。在城市,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大剧院和音乐厅,如今遍布各地;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二期暨数字图书馆工程等相继落成,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正在建设中,这些建筑既让市民接受了世界优秀文化艺术的熏陶,也成为城市和国家的文化标志。可以说,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全国形成。
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兴办活动,推进培训,不断选拔优秀人才
在太湖之滨的江苏吴江市有个“文化联动”,如今已经成为享誉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品牌,每年4月,吴江各乡镇的农民和外来务工者都会将自己创作的节目搬上舞台,然后再选送最优秀的节目推荐到其他乡镇直至县市交换演出。吴江文化馆馆长沈泉生说,他们的文化馆设施很先进,但如何吸引市民和农民进来参与文化活动,却需要文化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转变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文化联动”就是他们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的一大举措。
其实,沈泉生提出的问题,或多或少,在全国各地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都有所表现,硬件提高了,服务能力滞后,结果,十分讲究的文化场馆门可罗雀。
不断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吸引人们的广泛参与,是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能力的一项长久措施。全国群星奖迄今为止已举办15届,先后推出了近4000件获奖作品,今年5月在广州举办了第十五届群星奖评奖,又评选出220个作品、110个项目和100位“群文之星”,通过评选,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培育和选拔。目前全国已有963个县及乡镇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这一称号促进了各地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2000年和2002年全国部分省市农村题材小戏两次进京演出,今年的“大地情深”是第三次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活动,中国老年合唱节迄今已举办11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也已举办三届,不但从中涌现出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还激发了各阶层对公共文化的参与热情。
按照中央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未来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彻底改变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和东西部之间的不平衡,并尽力向文化建设薄弱的农村和基层倾斜;加快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使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设立公共文化从业的准入“门槛”,改变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偏低的现状,全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来源:人民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