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水调沙
九里飞瀑
阅读提示:奔涌的黄河与连绵的太行在河南西北的济源境内不期而遇,携手呈献一派壮丽的山水美景,也孕育出数不清的有关华夏起源的传说。
在河南济源西境,雄浑的太行山脉与万里黄河相遇。这样的山水一旦结合,不消说一定会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奇妙景观。从地图上看,弯弯曲曲的黄河似乎将绵延四百余公里斜向西南的太行揽入怀中,而耸立在太行西南尽头的,正是王屋山。
要在一天之内充分领略这“一山一水”之美,头天晚上良好的休息是少不了的。这样,你就能一早起来,并欣赏一下王屋山顶壮丽的日出。
王屋山因其形似“王者之屋”而得名,史书形容其为一个巨大的车盖。然而,如今的王屋山似乎更因为毛主席多次引用 “愚公移山”的传说而为人所熟知。
传说中,愚公决心移走门前挡住取水之路的两座大山,其中一座正是王屋。愚公带领亲邻日以继夜地挖石开山,他的坚韧最后感动天神,在天神帮助下,终于成功将这两座挡路之山移走。
也许每一位王屋山的来访者脑海里都装着这个愚公的传说。也许,他们还会惊讶地发现,当地人传说的愚公开山之处,在两山之间果真有那么一道口子,远远望去确像人工砸开的。
征服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主峰天坛峰是一个体力上的极大挑战—如果你步行的话;而若选择乘坐悬荡在几百米高空的缆车,它似乎又构成心理上的一大挑战。但无论如何这很值得。
一旦登临极顶,你就能一览众山小,无形中,也会感染了天坛峰那傲视群山的王者之气。传说中炎黄始祖黄帝就曾在这天坛峰上祭天,借天神之力打败蚩尤,最终统一华夏。
自唐代以来,王屋山就被道教尊为“天下十大洞天之首”,其尊贵地位不言而喻。至今仍有诸多道观点缀山中。天坛峰脚下的阳台宫则是其中规模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一座。
阳台宫始建于唐,这座建造精美的道观不仅是一个道教活动的中心,也是难得一见的古建筑艺术品。主殿玉皇殿为典型阁楼式建筑,廊檐飞展,如鸟雀之振翅欲飞,优雅姿态令人着迷。殿廊的十余根石柱上,刻画着栩栩如生的人物、鸟兽以及山水图样。
此外,王屋山还拥有众多地质奇观,并于2006年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散布在小沟背中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火山岩石正是这一地区从沧海到山峦地质巨变的见证。这些颜色鲜艳的石头被当地人称作“五彩石”。传说中,女娲补天所用的正是这些 “五彩石”。
“女娲补天”传说,以及其他几个“中国版本”的创世神话被认定是起源于此地,并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屋山向南20公里就是黄河三峡,天气晴好时,在山顶便可望见。这里一河开道,两岸群峰竞秀,是北方罕见的山水交融之境。
尽管一水相连,三峡却各有特点,或雄浑,或俊秀,风景独异。你只需自码头登上一艘游船,沿途便可尽情享受视觉的盛宴。
当船顺流而下,河面的宽窄,水面的高低甚至水的颜色都随之变化,而“咆哮”的黄河在这里尽显她祥和的一面。鸟儿们忽近忽远的飞翔,像为船引路的向导,阳光也偶尔爬过山顶洒落在水面,人在船上,感觉如穿行在无边的山水画卷。
这段二十公里的航程将带你来到另一个其妙景观—小浪底水利枢纽。这也是万里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长达1667米的小浪底填石大坝不仅是水利工程史上的杰作,也是展示黄河伟力的一大奇观。游客们可到雄伟的大坝上走一走,近距离感受这一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丰碑。
排沙泄洪的时候,巨大的水柱会从排水口喷薄而出,令人窒息的“瀑布”伴随着雷鸣般的咆哮从几十米的空中倾泻而下,如厚重的云朵铺天盖地而下,仿佛瞬时就吞没一切。
人们大概难以想象这样的磅礴与静谧安详能和谐共存。然而,就在大坝下游四公里处,一个名叫西滩的小岛上民舍点点,绿树成荫,称为万里黄河上唯一一个有人居住的岛屿,它的宁静确实令人着迷。
在那些掩映在翠树中的民舍周围散散步,会让才看过小浪底“水秀”的你即刻平静下来。
因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西滩岛也是无数水鸟的家园。令人惊奇的是,据说,这个小岛在历史上竟从未被水淹过。
夕阳西下,渔舟唱晚,水鸟争鸣,给这个地方带来了一丝桃花源式的宁静意境。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刘祥瑞 常城)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