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消毒”、橡皮锤“封口”、电吹风“烘干”——这些简单工具就能造出价格动辄万元的洋酒,而后“以假乱真”,公然在酒吧、KTV等场所高价叫卖。 “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在上海等一些城市娱乐消费场所,灯红酒绿间,一些并非消费者的人收购酒瓶,但这些酒瓶最终进入一条隐秘的假洋酒产业链,如何有效监管亟待破题。新华社记者裴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