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在过去的12年间,他用打工获取的微薄收入赡养了3位流浪老人,他用自己的善举,诠释了“人不独亲其亲”的大爱精神。他叫姜旭东,33岁,甘肃西和县河坝镇大池村村民。
【镜头一】
1997年7月,甘肃兰州火车站,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老妇向姜旭东乞讨,19岁的他习惯性地将手伸进衣兜,紧接着面露难色:“阿姨,我这是去新疆打工,不瞒您说,身上只有一点路费,不能给您了,等我赚了钱回来,一定帮您!”
看惯白眼、听惯呵斥的流浪老妇被眼前这个好心小伙的暖心话语打动了。她没把姜旭东(见图。严海峰摄)的许诺当真,却把小伙子清秀厚道的模样深深印在了心里。
两年后,又经兰州火车站。“喂!还记得我吗!”一个声音在姜旭东耳边怯生生地响起,他定睛一看,正是那位流浪阿姨。“缘分!”姜旭东心中暗忖。
姜旭东把老妇带到附近的一家面馆,请她吃了一碗热乎乎的面条。饭桌上,老妇含泪说出了身世:她叫苟清顺,家在甘肃礼县,无儿无女,丈夫多年前因病去世,过继来的侄子好吃懒做,把她赶出了家门……
年幼丧母的姜旭东听罢,决计要帮帮这个可怜的人。怀揣辛苦两年攒下的积蓄,姜旭东内心有些纠结:给多少合适呢?给少了,改变不了流浪乞讨的命运,给多了,家里的父亲也等着自己尽孝。突然,一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占据了他的脑海,“阿姨,如果您相信我,就跟我走,我来养您。”老妇又惊又喜,将信将疑地随他登上回家的火车。
家,越来越近,姜旭东的顾虑却越来越重:父亲能接纳这位可怜老妇吗?村里人又会怎么看?为稳妥起见,姜旭东在西和县城找了一家招待所,让老人先住下,然后自己回去和家人商量。果不其然,父亲听到姜旭东的“荒唐”想法后大发雷霆,亲朋乡邻也纷纷反对。“今天我这样对待别人家的老人,是希望有朝一日别人也能这样对您呀!”姜旭东一边给父亲做思想工作,一边抽空到县城照看老妇。一周后,父亲被儿子的仁爱之心所感动:“那就一起回家吧。”
时光荏苒,12个年头过去了。年近七旬的苟清顺老人始终心怀感激:“旭东对我就像对亲生母亲一样,遇到旭东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