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节前物价上涨势头提前显现 紧缩政策可能连番出台
2011-01-19 08:51:44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紧缩政策可能连番出台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2010年全球流动性泛滥,是当前物价延续上一轮涨势的深层次原因。物价上涨压力过大,将推高2011年通胀水平,须采用综合措施加以防范,主要是进一步回收流动性。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2010年的流动性过剩使得物价上涨势头延续下来。这尤其体现在供给偏短缺的商品,比如农产品。另外,2010年12月信贷投放、货币增长双双超预期也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预计,2011年全年CPI在4%左右。如果CPI过高,央行或将运用加息手段,尽快使我国实际利率接近正利率水平。农行报告预计,2011年CPI将呈前高后低走势,全年CPI涨幅在4.3%左右。

李慧勇预计,2011年全年CPI在4.5%左右,绝对水平偏高,趋势是前高后低,物价上涨压力较大。2011年上半年CPI平均在5%以上,是受到2010年流动性泛滥的影响,并叠加了新的因素,包括春旱、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税改革等。但在控制流动性的措施下,2011年下半年通胀预期趋稳,不会恶性通胀。

李慧勇认为,在控制流动性方面,一是通过数量型工具控制货币增加。信贷和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仍有上调空间,至少在20%以上;二是运用价格型工具尽快改变目前负利率现状,预计全年有三次上调空间。另外,为了应对输入性通胀,今年升值工具应发挥更大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目前我国流动性还是过于宽松,抵消了调控政策的作用。因此,2011年应在货币条件上多下功夫,为2010年出台的调控物价、房地产等相关政策,创造一个好的货币环境。他认为,直接对物价调控的政策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2011年我国运用数量型、价格型工具都有空间。另外,目前我国面对热钱持续流入的压力,货币政策应相对收紧,对冲热钱带来的影响。

范剑平指出,连续几个月的M2和信贷规模都在反弹,证明市场上和银行系统内的流动性都宽裕,如果今年的M2能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则CPI不会过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认为,2011年存在物价上涨压力,但完全有可能把CPI涨幅控制在广大居民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他认为,在宏观调控方面,由于今年上半年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相关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马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时建锋诈骗368万元高速费”案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16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时建锋诈骗368万元高速公路通行费被判处无期徒刑”案中4名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上午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务院部署一季度工作:稳定物价
北京四男政协委员跳“四小天鹅”舞倡导环保(图)
 
视觉